耳门穴,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颌肿,眩晕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人体耳门穴位于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定位此穴道时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取穴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道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耳门穴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耳前部,耳珠上方稍前缺口陷中,微张口时取穴。在听宫的稍上方。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解剖〗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耳聋,耳鸣,聤耳,牙痛,颈颔痛,唇吻强。耳鸣、聋哑、牙痛、以及其他常见的耳部疾病等,该穴是治疗多种耳疾重要的首选穴位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丝竹空穴治牙痛;配兑端穴治上齿龋。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穴义〗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
〖名解〗耳,穴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和冷降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气冷降为地部经水,小部分水气吸热后循三焦经上行禾髎穴,经水则下行并循耳孔流入体内。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耳门
部位 耳屏上部缺口前,张口凹陷处
针法 直刺或向下方刺,深1-2寸
针感 耳部发胀,有时扩散至半侧面部
主治 聋哑,耳鸣.儿聋,齿痛,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