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功人物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认真继承锐意创新——记钱学森同志

作者:何庆年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钱学森同志于1923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我比他晚22年也进入了该校。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她有过多次的交往,他的爱国热忱和自强不息的治学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曾有机会看到过钱学森的一封亲笔信,那是他44岁的时候,即1955年6月15日从美国寄给他的同乡陈叔通的。保存至今,虽然信纸已经发黄,但其中的字句却闪烁照耀人的光彩。信中说,他自己“被美国政府扣留,今已五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信上还说:“除去学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这几句话,真是字字珠玑,闪烁着热爱祖国、关心同胞的深情厚谊。当钱学森终于回到自己的故土,刚到北京的第二天,就立即赶到自己的母校——北京师大附中,去看望教过他的老师。当我见到他和几位老师的合影时,不由得心头涌起一股暖流——钱学森这位老校友,在美国生活和学习了二十年,但他从未忘记培育了他的母校,也总是记挂着教过他的师长。这种尊师敬教的传统美德,看来早已沁入他的胸怀。二十多年后,当他七十岁时,我们第一次会面,是在北京市中医研究所。他同我和西苑医院的赵光大夫畅谈了一个多小时,内容尽是有关中医和气功的发展问题。这是我顿时感到:他对于中华文化(包括中医和气功)又是寄托了多少期望呵!

没过多久,倍加受他关注的负责培养航天员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邀我去讲一讲有关气功的知识,我自知对此造诣有限,特地请到航空航天部成都发动机公司的梁志明工程师一同前往,由我讲气功的要领,梁工程师讲气功的应用。他所介绍的内容是,当时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邀请他参加对举重运动员的培训。因由是:在四川省举重队中,有一名青年运动员平时训练成绩很好,但一到参加比赛,却总是由于过分紧张,影响临场发挥,以致败下阵来。梁志明到举重队后,经过了解情况,在教他气功的肖老师指导下,决定采取集体培训,用集体效应影响个人的办法。即在常规训练当中,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由他带领全队运动员一起进行气功培训。培养的方法是:由他先讲授气功锻炼的方法,一是要放松,二是要入静,三是需随其自然,不可勉强。然后由他在现场带领大家一起练功。当他发现有哪个运动员达不到要求时,再进行个别辅导。就这样,经过三个多月的培训,全队去参加全国比赛,原来怯场的那个运动员这次稳稳地拿了一个第一名。梁志明又谈到:运用气功来培训运动员这件事,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要求他先不要透露出去。钱学森坐在听众席上,听到这句话之后,立即转身向所有的听众说:“大家可要注意保密啊!”报告会结束,钱学森特地走到梁志明跟前,说:“请你回到四川后,向教你气功的肖老师问好!”这些细节,处处都使我体察到:作为老一代的科学家,钱学森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至于气功锻炼何以能够克服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心理紧张的问题,这就牵涉到我当时正在研究的课题——气功锻炼对大脑功能的影响。这种影响,从已做过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其主要表现是,通过气功锻炼,大脑的电活动有序化程度增强。也就是说,在人的大脑中,有上百亿个神经细胞,它们的兴奋和放电,有个“步伐”是否整齐问题。生理学上把许多神经细胞同时放电同时停止放电的现象,称为“同步化”,或称为细胞电活动的“有序化”。通过气功锻炼,可以使大脑电活动的有序化程度得到增强。而这项研究,在国内外不少研究者的测试中,结果都是一致的,它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表明:气功锻炼可以养成人的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使练功者的情绪十分稳定。而这一点,对于一个运动员在比赛时的临场发挥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气功锻炼讲究“百日筑基”,亦即想打好基础,需要至少经过三个月的气功培训,让运动员掌握气功要领,并形成条件反射。这样,在比赛上场时,才可使自己的情绪变得专注而稳定,从而能够保证临场发挥正常,取得良好成绩。

气功锻炼的上述效果,不只适用于运动员,当然也适用于其它行业。而气功锻炼的有效范围,也并不止限于神经系统。它对血液循环系统同样具有调节功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侯书礼等人,采取多导血流定量观察的方法,测量了气功锻炼者在“意守”不同部位时该处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当气功锻炼者意守手心的劳宫穴时,上肢的血流量则明显增加。意守脚心的涌泉穴时,可见下肢的血流量增加显著。而在未曾练过练功的对照组,同样令其“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模仿意守),却始终测不出任何有意义得变化。这表明气功锻炼在掌握要领的前提下,其效应还需要经过一个反复多次练习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并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才称之为“功夫”。

通过上述的研究,对于气功锻炼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功能状态这一点,在我国的学术界已经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如老一代生物学家贝时璋和许多从事哲学研究的杨超等人,我都听过他们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钱学森在1986年的一次报告,其中讲到:“我一直宣传中国的传统医学,几千年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经验确实是我们的珍宝,但过去乃至现在,有许多人认为这与现代科学对不上号。实际上,恰恰是我们祖国医学总结出来的东西跟今天最先进的科学能够对上号。例如系统科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系统科学是西方科学的前沿,他和中医理论非常相似。……如果把西方的科学同中医所总结的理论以及临床实践结合起来,那将是不得了的”。在这次报告中,钱学森在回顾了人类医学发展的历程以后,说到医学的作用“不仅仅是使人恢复到良好的功能状态,而且使人还要调节到最优的功能态,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人是有潜力可挖的”。这段话,我是17年前听到的,至今印象尤深,仍在指导着我的工作。后来这次讲话经整理成文,发表在1986年出版的《东方气功》杂志创刊号上,1988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论人体科学》一书(钱学森等著),又加以收录。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气功可使人体达到最优功能态》,这个提法确实相当全面地概括了气功的作用。记得在一次学术座谈会上我曾报告了《长期气功锻炼者脑电图的电子计算机分析》,钱学森听后说:“对气功的作用,这还只是最初步的定量研究。”示意让我需再作深入探讨。

我曾经想:为什么这些老一代科学家,在对西方的科学文化又着深湛造诣的同时,对我国古代学术上的成就有给以这样多的关注并且悉心加以研究呢?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