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的 辩证施功
气功医疗本属中医学范畴。故它的临床指导思想与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一脉相承的。气功临床,和中医临床的立法、选方、用药一样,也要强调辨证施功,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而选择功法。根据需要,选用一种功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几种功法亦可用以治疗同一种病。广大气功临床医师在辨证施功的探索中,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步掌握了辨证选功的规律。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气功辨证方法。现结合我院的临床体会,参照近年有关报导作如下介绍。
一、几种常用辨证施功方法
(1)阴阳辨证法
气功与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有密切联系,张文江氏据此提出具体辨证施功原则:
①辨自然界阴阳变化
一年四季的阴阳变化很大,春温、夏热为阳,秋凉、冬寒为阴。在辨证施功时,应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使阴阳无伤并得以相生相长。故春、夏季节宜偏于静功,结合“搅海吞津法”或“存想冰雪法”等功法,以滋阴养阳;秋冬季节宜偏于动功,并行“闭气发热法”或存想火热法,以生阳养阴。
②辨体质
男女练功有共同处,亦有不同点,《女丹经》所论练功方法是根据妇女阴阳气血的特点提出的。从人体类型上,凡阴虚阳亢的人,宜练静功为主,并结合意守涌泉、三阴交等阴窍;而阴盛阳虚的病人,宜练动功为主,并结合意守命门、百会、泥丸、祖窍阳窍。
③辨病情
练功也应本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而辨证施功。如《神气养形论》载:“若腹中大冷,取冷日及日午之气服之;若腹中大热,取夜半及平旦之气服之。”《养生肤语》载:“虚病宜存想收敛固密,心志内守之功以补之;实病宜按摩导引,吸努掐摄,散发之功以解之,热病宜吐故纳新,口出鼻入以凉之;冷病以存气闭息,用意生火以温之。此四法可为治病捷径,胜服草木金石之药远矣”。
(2)病机辨证法:
黄美光氏提出临床上应根据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情和气功的作用来选择功法。例如消化性溃疡,其发病机理是因为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忧虑和沮丧等情绪,长期脑力劳动缺乏休息与调节造成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形成病理性兴奋灶,从而使皮层下中枢、植物神经系统对胃肠的分泌、运动、消化和营养的调节紊乱,最后形成溃疡。为此,治疗中首先选择内养功。因为内养功意守丹田,可以放松大脑皮层的紧张度。通过反复练功,在脑皮层中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兴奋灶,再通过负诱导的优势法则作用,使病理性兴奋逐渐消失,从而恢复大脑皮层对内脏的良好调节功能,使溃疡得以愈合。其他如高血压用松静功、太极气功;冠心病用动静结合的站桩功、大雁功、行功等;慢性支气管炎可用六字诀、气功十八法等;癌症可选用新气功、大雁功、鹤翔桩等。
(3)体质辨证法:
徐兢氏提出在辨证施功时要辨体质类型。
①太阴类型的人阴多阳少,性格内向,相当于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的类型。宜多练动功,如八段锦、五禽戏等,适当结合静功。
②少阴类型的人阴性较重,阳性相对减少,性格类似太阴之人,适应性强,应为动功为主,兼练静功。
③阴阳平和类型的人,属于中性,能适应各种环境,相当于交感、副交感神经活动平衡的类型。选功范围应较宽些。
④太阳类型的人,阳多阴少,性格外向,适宜练静功,同时交替练动功和吐纳呼吸等以防阳气郁遏不散,引起面红耳赤。
⑤少阳之人,阳性较重,阴性相对较弱,性格类似太阳类型的人而程度较轻,应以练静功为主,辅以动功。
(4)功中辨证法:
有的功法本身就有严格的因人施教因病选功,如巨赞氏的小炼形法和李经悟氏的太极内功等,其功法分有层次、步骤,每层每步按姿式、呼吸、意守三方面又各有不同的适应症和不同年龄、体质、性别的锻炼要求。譬如小练形功法,是运用呼吸、姿势、意念针对某一脏腑直接进行攻伐补泻,适宜患者对症选用;太极内功分初级、中级、高级三步锻炼,其锻炼目的又分医疗疾病、保健养生和增加鼓动荡气提高击技能力。锻炼者可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性别而辨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