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功杂谈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气功的名和实——官杉和张洪林的辩论(3)

作者:官杉 张洪林 来源:气功人网qgren.com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也谈气功的名和实——兼答官杉先生

张洪林

近日才发现官杉先生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1年第5期发表的“关于气功的名与实——与齐延中先生商榷”一文。“齐延中”一名,是编辑为避免一期杂志上同时有我两篇署名文章而替我编的名。现在,还是以我的真名实姓参加讨论吧。

官杉先生提及的气功的名与实问题,无论对气功专业还是我们的社会,都是一个怎么想都不过分的极其重大的理论问题。因为,从根本上讲,正是对这个涉及气功概念、定义、本质特征的“实”理解和解释的混乱,才造成气功学科难以沿科学轨道健康发展和伪气功在社会上得以泛滥直至发展成邪教。换言之,伪气功的产生和泛滥除有众多社会因素外,对气功概念定义本质特征的错误理解和传播,是伪气功产生泛滥的内因,或起始点。因此,我很愿意花时间来论述这个问题,同时兼答官杉先生。

一、谈气功的名与实要知道和尊重古代气功史实

官杉先生认为:“气功之气是指人体的‘真气’(元气)”。他的这种认识实际也是1976年后出现,至今仍在气功领域和社会气功爱好者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多数人认识。但是我要说,这种将练人体‘真气’(元气)作为本质特征(实),来理解气功概念和定义气功的人们,缺少对古代气功史的基本了解。

中医有部最早最经典的著作叫《黄帝内经》,它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重要理论都出于这部著作。气功的本质特征和概念早在这部著作中也阐述的非常清楚了。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今气功界人士一方面公认这段论述是谈论气功的,另方面却视而不见其中相对于“心神”锻炼(恬淡虚无)这个气功的本质特征而言,“真气”只不过处于“从之”的被动从属地位的事实,硬用非本质特征的“真气”去理解气功的概念和定义气功。对这种做法,我不认为他们缺乏逻辑学的最基本知识,而是认为他们不尊重气功史实和受到心理学讲的“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符合自己信念的内容就接受,不符合的就视而不见。

除上段论述外,《黄帝内经》中还有多处关于气功本质特征和概念的论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素问·刺法论》:“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

《灵枢·始终篇》:“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

《灵枢·本藏篇》:“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魄魂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也。”

《灵枢·上膈篇》:“恬淡无为,乃能行气。”

《灵枢·大惑论》:“独暝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

以上论述,足以说明《黄帝内经》已经明确了气功的本质特征及基本概念。一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和“恬淡无为,乃能行气”,充分表达了通过主动调神促使气机随之协调的“神”与“气”,亦即主动的自我心理调整影响自身生理功能的主从关系。充分显示了“调神”是气功的本质特征。上述其它与气功有关的条目中,“精神内守”、“独立守神”、“传精神”、“通神明”、“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净神不乱思”、“占神往来”、“专意一神”、“必一其神”、“御精神,收魂魄”、“精神专直”、“心和调”、“安心定气”等这么多专一内容的论述,清楚地证明了“调神”是气功任何其它非本质特征都不可替代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气功是中医调神理论、情志理论具体指导和应用的学科。如果用中医语言为气功下定义的话,可以说气功是通过调神来促使气机协调(所谓心平气和),以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锻炼方法。如果用现代语言来概括气功,可以说气功是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生理功能变得协调,以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根据气功的锻炼方式,也可将其定义为:气功是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入静)状态,通过良性的心理调整,使体内各系统生理功能趋向协调,甚至使某些病变的形态实质得以修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类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我衷心希望包括官杉先生在内的想谈论气功名与实的人们,首先要知道和尊重古代气功的史实,哪怕仅仅是《黄帝内经》一本书中的史实,不能数典忘祖。

二、谈论气功的名与实要知道和尊重现代气功史实

了解一些现代气功历史的人都知道,气功虽然已有数千年历史,但是在1955年前,并没有“气功”这个统一的称呼,而是或因其来源医、儒、道、佛、武的不同,或因其强调呼吸、姿势、意念的差异,有着诸如吐呐、导引、食气、服气、静坐、坐禅、炼丹等众多叫法。“气功”这个名字是1955年前由原北戴河气功疗养院院长刘贵珍取的。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