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的本质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1],“共振”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基本方式之一。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传递信息和能量基本上有二种方式,一是“能量流动”(粒动)的传递方式[2],二是“能量共振”(波动)传递的方式。“能量共振”的传递方式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最具特色的信息传递和联系的方式,是西方主流医学所忽略的信息传递和联系的方式。现代解剖学,生理学认为,人体的调节基本有三个方面,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三自身调节。神经调节是以电化流动传递信息的方式,调控躯体和内脏器官的生理功。体液调节是以化学物质通过血液或体液输送,调控内脏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自身调节是躯体的器官或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不依赖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产生适应性调节活动。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共振”调控是指大脑的功能活动产生能量(脑电波),脑电波的振动频率与躯体穴位、经络通路、内脏组织器官振动频率相一致时,产生同频“共振”,通过“共振”传递信息和能量,联系和调控躯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同时“共振”传递和激发的能量可转化为热能、化能、电能直接作用于躯体内脏器官,引起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的生理变化。
1,“共振”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基本方式之一
“共振”的概念:共振的定义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它指的是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称为“谐振”。
在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中,“共振”是指大脑电磁波的振荡频率与穴位、经络通道、经气,组织器官的振动频率相同时发生的振动。在“共振”状态下,大脑是“共振”的调控中心,穴位是“共振”腔、经络通道是“共振”通路,经气是“生物波”(能量波,能量有流性和振动性的特点,当能量以振动的方式传递信息时称为“生物波”,已知的有次声波、声波、光波、电磁波等),它们共同构成大脑信息“共振”调控系统。“共振”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基本方式之一,通过“共振”联系和调控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运用物理学中的“共振”原理能够阐明、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是怎样联系和调控躯体内脏器官的理生功能以及信息传递和联系的特点;揭开大脑的功能活动如何改变大脑结构以及调控躯体组织器官,大脑如何向躯体组织输出信息,躯体组织器官又如何接收到大脑输出的信息,大脑的功能活动(电磁埸)与穴位(能量埸)如何共振[3],从而揭开大脑与穴位、经气、经络通道以及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奥秘。
2,现代生物物理学试验证明,[4]人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在其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同时对应产生:声、光、电、磁、热、电磁波、振动等各种生物物理能量的变化。如:脑电、肌电、心电等。细胞核、核膜、胞原浆、细胞器、细胞膜等均能产生电磁波。个蛋白质、核酸分子的构象变化,会产生电偶极矩振荡[5]。细胞膜自身就是一个良好的“谐振腔”,细胞膜内外某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的出胞与入胞,即产生振动和声波。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固定的振动频率。另外,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淋巴液在淋巴管内流动,体液在细胞间隙中流动,心脏的博动,呼吸的运动、胃、肠的蠕动,肌肉的伸缩均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和声波。人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产生的声、光、电、磁、热、电磁波、振动等生物物理能量都具有波动性的特点,所以统称为人体“生物波”(能量波),“生物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共振”方式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的信息调控就是通过大脑的功能活动,穴位、经气、经络通道 “共振”的方式、联系和调控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2,1,脑电波的振荡频率
1924年德国的精神病学家贝格尔(H.Berger)首次记录到了人脑的脑电波,从此诞生了人的脑电图。脑电波是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这几种波的频率边界,在学界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亦有学者认为δ 1~4Hz,θ4~7Hz,α 8~12Hz,β 13~35Hz),此后,在2004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实验研究检测到的y 25~75Hz的脑电波[6],因此,脑电波可划分为五个波段。脑电波的发现意义深远,它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大脑的功能活动与躯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活动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大脑与穴位、经络通道、经气的关系,正确地认识经络的本质。
2,2,穴位、循经声信息的振动频率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人体的穴位、循经声信息都有一定范围的振动频率。经循经声信息的频谱测定,穴位、循经声息的频率范围在8.5-97.3赫兹,幅值在10.0-39.
8dB,频率高峰集中在 30-40赫兹[7]。在合谷穴收到的声信息与曲池、臂臑、尺泽,非经非穴收到的声信息频谱类似,且学者们观察到刺激穴位的声信号(低频振动)可沿经络的路线传导,信号的频率在8-97赫之间,高峰集中于30-40赫兹[8]。穴位是“共振”腔,经络通道是“共振”通路,经气是“生物波”(能量波),通过“共振”的方式传递能量和信息。
2,3,躯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的振动频率
现代生物物理学证实,躯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都有固定振动频率:如个蛋白质、核酸分子的构象变化,会产生电偶极矩振荡,其振动频率为1011赫兹[9],细胞核、核膜、胞原浆、细胞器、细胞膜等均能产生1010―1012Hz的电磁波[10];人体各个器官都有固定的振动频率,如躯体7 —13 Hz、头部8 —12 Hz、胸腔4 —6 Hz、内脏4—8 Hz、心脏5 Hz、腹腔6 —9 Hz、盆腔6 Hz、脊柱10 —12 Hz等[11-13]。躯体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在振动频率相同,振幅达到共振的阈值时可发生“共振”,通过“共振”传递能量信息,维持或改变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人体在正常功能状态下,躯体组织器官都可发生“共振”,但人体一般感觉不到自身共振的波动。
2,4,人体大脑与穴位、经络通道、内脏器官的共振频率
人体大脑与穴位、经络通道、内脏器官都有各自相对固定的振动频率幅度,又有相同的“共振”频率,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能够产生同频共振。大脑是“共振”调控中心,穴位是“共振”腔、经络通道是“共振”通路,内脏是“共振”器官,共同构成人体大脑信息“共振”调控系统,通过“共振”传递能量和信息,以联系和调控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大脑、穴位、经络通道的“共振”频率在1-70赫兹的变动范围之间以及大脑与躯体内脏组织器官的“共振”频率亦在1-70赫兹变动范围之间。大脑与躯体组织器官的“共振”频率以脑电波的振荡频率为主导,可划分为五个“共振”波段,即(1-3Hz)、(4-7Hz)、(8-13Hz)、(14-30Hz)、(y 25~70Hz)。 在没有外加刺激的正常功能态下,人体一般感觉不到自身的“共振”现象,在特定的功能状态下(气功功能态)以及在声、光、电或在针灸的刺激状态下,人体可感觉到“共振”传导现象(循经感传导现象),“共振”传递能量和信息,可以调控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