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现代科学实验证实,在特定的功能状态下(气功功能态),人的大脑、穴位、经络通道、经气(生物波)的振动出现同步“共振”,其振动频率慢波在4-13赫兹之间[14,15],快波在25-70之间[16],此时可感知经气循经运动,并可通过大脑意识活动,调控经气的运行(能量流动传递)。同时可与人体内脏组织器官产生“共振”。大脑与躯体内脏组织器官的“共振”频率在1-13赫兹之间,在大脑振荡频率与躯体内脏器官振动频率相一致时,大脑与内脏器官可发生“共振”,通过“共振”传递能量信息,联系和调控躯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
2,4,2,现代针灸实验证实,在针刺穴位过程中能够产生2-15赫兹的次声波[17],沿经络通道双向传播,与人体大脑、躯体内脏组织器官产生共振。通过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发现,针灸身体穴位时,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大脑,丘脑[18],大脑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19]。以上的现代科学实验成果都证明,人体大脑信息调控系统是通过“共振”,打通了大脑与植物神经系统的联系,从而调控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大脑能够感知穴位和经脉线“生物波”的振动和传递,并且通过“共振”联系和调控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3,人体大脑信息的“共振”调控与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人体大脑信息系统的“共振”调控与神经信息调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体大脑信息调控“共振”系统由大脑、穴位、经气、经络通道构成,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神经纤维、神经干构成。大脑是两个系统相同的形态结构组织,两个系统既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特点,又互相配合,共同调控人体内外的生理功能。
3,1,人体大脑信息系统的“共振”调控与神经调节的区别。
人体大脑信息调控系统是通过大脑、穴位、经气、经络通路的“共振”传递能量信息,打通大脑与植物神经系统的联系,从而调控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同时“共振”传递的能量信息可以直接作用于躯体组织器官进而引起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结构的改变。人体大脑信息“共振”调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需要相同的振动频率、二振幅要达到“共振”的阈值,才能产生“共振”,因此,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共振”联系和调控的特点:可以是间断性的、非定域性的。
神经系统是通过电化传递信息,有专有的信息传递通道。神经的调节过程是反射,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神经系统的调控是随意的,受意识活动的控制。植物神经系统是自主神经,是非随意的,不受意识活动的调控。
3,2,人体大信息系统的“共振”调控与神经系统信息调节的联系。
人体大脑信息调控系统的“共振”活动有神经系统的参与,神经组织完好是大脑信息“共振”调控活动的物质基础。脑电磁波的振荡激发神经信息,使躯体各部位的组织器官、细胞、血管受神经同一频率的刺激以致产生“共振;循经感传导有赖于传入神经传入感传信息,大脑才感知循经感传导信息。脑电波的同步“共振”能够改变大脑的结构,改善和提高大脑功能。通过大脑信息“共振”调控活动,可以调控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调控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参与。人体大脑信息调控系统和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控躯体内外的生理功能。
4,人体大脑信息系统的“共振”调控可以解释经络现象和治病的机制
人体大脑信息调控系统的“共振”调控可以解释经络现象和治疗疾病的机制。经络现象和治疗疾病的机制不只是某一组织器官、某一分子细胞所引起的现象和作用,而是人体生物物理能量、神经系统、组织器官、分子细胞共同作用的结果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4,1,解释经络现象:经络通道是“共振”通路,生物波的沿经络通路传递具有双向性,因此循经感传导出现双向传导现象,[20]其双向传导速度为6.2 -10cm/s.施加压力可以阻断传导。生物波的能量衰减由远致近,所以出现经气回流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生物电能、生物化能所以出现循经生物电现象、出现细胞、组织器官结构的生物化学变化。人体大脑信息系统的“共振”调控与神经调控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关系可以解释传入神经被麻醉或被损坏后,大脑不能感知循经感传导,但可以检测到生物波沿经络传导的存在。幻肢是人体大脑对失去肢体存在的记忆,“生物波”可沿经络穿透组织向体外运动,同时通过传入神经被大脑所感知,激活了大脑的记忆,因此出现幻肢循经感传导现象。
4,2,解释治病机制:“共振”有叠加效应、可增强“生物波”的能量。“共振”传递的“生物波”作用于躯体内脏器官的“共振”颤动可以刺激躯体的本体感受器和内脏器官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将躯体组织器官的振动信息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经大脑的分析处理输出信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调控躯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21];同时一定强度的生物波,其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生物化能,生物电能等,直接作用于躯体的内脏器官进而引起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结构的改变[22]。“生物波”可以穿透病态组织细胞,使病态组织闭塞的血管重新开放,推动血液循环,改善躯体新陈代谢。在一定的条件下,脑电波的同步共振,可修复和促进神经细胞的新生,因而改变了大脑的结构[23],实现身体、心理共同健康完好,提升人的生存价值。
5,结束语
经络本质是已知的形态结构组织,未知的人体大脑信息调控系统,“共振”是人体大脑信息调控系统传递信息能量的基本方式之一。运用现代物理学中的“共振”理论可圆满解释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现象和治疗疾病的机制。中医蕴藏“共振”传递信息能量的内容,这正是中医之所长而被西方主流医学所忽视的。目前运用“共振”理论来研究经络实质的有二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台湾王唯工教授以心为主导的脏腑谐波“共振”理论[24];另一个层面是大陆张柳青医生以人体大脑功能活动为主导的神经系统和躯体内脏器官为整体的“共振”理论。这二个理论各有特色,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为创新系统中医学理论,实现中医现代化作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