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功理论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健身气功定义的失误

作者:魏用中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最近我注意到,十多年以来我们国家一直把健身气功定义为:运用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的体育项目。我看这不对。不对在哪里?起因又何在?危害是什么?如何纠正它?这一连串问题都须要搞清楚。

第一,健身气功不提倡形体活动。

可以这么说,在人的一切行为中,最不提倡形体活动的就是气功。诚然,人出于动物属于动物,动乃人的天性。比如,说话、吃饭是嘴动,走路是腿动,拿东西是手动,看东西是眼动,看上了是心动,体力劳动是肢体动,脑力劳动是脑子动,甚至睡觉还翻身动、做梦动。人哪有不动的呢?然而,气功恰恰就专门推崇不动。30年前我初学气功时,老师就先告诉说,气功讲究“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方为生生不已之动。”此话是我的老师听他的老师,一位著名武术气功家讲的,里面很有味道。首先是,它道出了古往今来中国气功的一个共同的入手处:“不动”。

无论儒家功、道家功、佛家功,历来都不提倡形体活动。儒家称气功为“养气”(孟子)、“治气”(荀子),其最高境界是“坐忘”(孔子、颜回)。所以,到朱熹这里就倡导“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可见,儒家功主要是通过打坐来养气,没有形体活动。道家的庄子也称气功为“坐忘”,还称为“守一”,老子称气功为“专气”、“抱一”,其最高境界是“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这话常人很难体验。但是你可以想一下,这个境界能有形体活动吗?若有形体活动能达到这个境界吗?老子、庄子练气功“形如槁木”,哪有什么形体活动!“坐忘”的要求是“堕肢体”、“离形”,整个身体好像都垂落到地底下去了,完全脱离开自己的形体了,这当然不会有任何形体活动。后世真气功大多发迹于老、庄,至少都无悖于老、庄,尤其是道家功。因此,张伯端曾明确强调,练“五气朝元”时必须“四肢不动”,这样才会有“意”动。道家经典《性命圭旨》也明确指出,练气功时要“身不动”。而佛家功呢,偏重于修性,更主张身不动,其最高境界就是达摩的九年面壁了。以上可见,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的气功都从来不主张形体活动,相反,都主张不动。后来的气功也同样如此。到了近代,蒋维乔曾推出“因是子静坐法”,毛泽东年轻时很喜欢,但一直没认真学,郭沫若就认真学了。郭沫若在日本求学时身体糟糕到极点,据说很简单,他没靠别的,就靠学练打坐健康了身体,同时还获得了灵感,得以创作出诸多名篇杰作。这也表明,不但气功高境界强调不动,气功初学者也同样要遵循不动。再从功法的共性上看也是如此。在所有的气功功法中,最普遍、最流行、最一致的基本功就是站桩。因而,有好多功法的名称就叫“桩”,如峨眉桩、太极桩、无极桩、混元桩、八字桩、梅花桩、鹤翔桩、剑指桩、形神桩、金塔桩、意拳站桩等等。桩就是木头桩子,此意象就是用来表示形体不动。而武术气功更是一律都把桩功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功。由此可见,我的老师及其前辈强调“不动”完全不足为奇。可是,武术毕竟是要“大动”的,为什么却要突出一个“不动”呢?

这里的“大动”“小动”“不动”都指形体。“不动之动”就是指形体不动之后才有的那种气动。若是提倡形体活动,那就难免要干扰气动。功家所说“外动不扰于内”只是相对而言,只是特意提出来的这么个要求。实际上,外动即形体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体内的气动。可见,气功提倡不动的原委只是为了有更好的气动。而气动,乃是形体动的源泉,而且是“生生不已”的源泉。由此便可知,气功提倡形体不动,完全不是扭悖人的动物天性,而是最有效地培植人的动物天性。培植的方法便是从“动”的相反之处——“不动”入手,并且,不断从“不动”入手,永远从“不动”入手。这就叫“反者道之动”,相反才相成。惟其如此,才会有“生生不已之动”。“大动”也正是从这里才不断地生出来。这就是武术气功同样要、乃至更要突出“不动”的道理。“不动”与“大动”是两极相对关系,既没有绝对的大动,也没有绝对的不动。此话的实际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大动,也不可能总是不动。因此,在这个两极关系里,气功并不偏激,也不执着。此话的实际意思是说,气功虽不提倡形体活动,也不禁止形体活动,你练功时完全可以动,不但可以小动,还可以大动。但是你应该知道,“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气功的真正入手处,仅仅在“不动”。

以上,就是气功不提倡形体活动,而是提倡形体不动的一些基本事实和简单道理。显而易见,以形体活动界定健身气功是不对的。不是一般的不对,而是北辙南辕,大方向错了。

出于纠正这一错误,假如说,以形体不动来解释气功对不对呢?也不对。不动只是气功的入手处,它还没入门。好比说,你千里迢迢来到气功这座瑰丽的殿堂,殿堂的大门紧锁着。你又寻寻觅觅找到钥匙,并亲手打开大门。这就叫入手处。但此时你的脚还没迈门槛呢。只是当你有了那种气动的时候,才算跨进了气功的门槛,步入了健身的坦途。

目前我们对健身气功的界定还有明显失误,这样就很难引导人们真正跨进气功的门槛。我想,这个错误的发生除了有其它原因之外,可能还有这么一个历史方面的原因。那就是,近30年来,总有一些人或著书或立说,或上电影或上电视,把气功划分为动功和静功两大类。其他好多好多人也都跟着这么说。我认为这种划分必要不大,弊病不小。越是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弊病越大。

为什么必要不大?正如刚才所说,气功的动与静(不动)只是相对而言,分不太清。正因为分不太清,动静两分法的提出者紧接着又加上一个动静相兼功,变成了三分法,这就等于否定了自己。实际上,对所有气功习练者说来,虽然都始于静、归于静、重于静,但在整个修炼过程中或多或少也都会有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都是动静相兼。“动”的意思在口语中通常是用轻重语音的“动静”二字来表述,这恰好表明,动与静在语义上本来就是相兼的。老、庄、孔、孟和达摩,最后都修炼到气功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的气功“致虚极,守静笃”,不但静到极点,还要尽可能持守这种状态,你想象不到在这种气功态中有任何动。但是,最高境界的气功绝非一日修成,圣贤和我们一样都是活人不是石头,他们在整个修炼过程中也一定会有动,有动也一定就是动静相兼。拿达摩来说,他在九年面壁过程中还编了一套“易筋经”来活动肢体,这还不是动静相兼?再拿打坐来说,无论是谁,用不了个把时辰,至少都得有个微调,比如,盘膝坐的要伸伸腿、垂腿坐的也要塌塌腰,然后再恢复到原来的姿势,这就有那么一点动。刚才还说到,气功不偏激、不执着,这也包括,它并不偏执于静。偏执于静是有害的。气功界早就提出,久站、久坐、久卧会伤骨、伤肉、伤气,这属于五劳七伤。“五劳七伤往后瞧”,往后一瞧脖子就有那么一点动,这都是动静相兼。反过来看,练所谓动功也不可能总动,到一定时候肯定得静下来。越是大动,持续的时间越短,越需要以静来调整和恢复。所谓“大动不止”,乃属气功出偏,偏离气功了。这也就是说,所有真气功,实际上都属动静相兼。在所有气功里,武术气功最主动,如前所述,同样是动静相兼。既然都属动静相兼,那也就没有必要人为地再把气功划分为动功和静功两大类。不仅没必要,严格说来也没理由、没根据。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