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划分的弊病就在于,它把“动功”与“静功”相提并论,悄悄地也就把“动功”理论化了,堂而皇之了,这样走下去势必会偏离气功的本质。如前所述,从古至今的中国气功,历来强调形体不动。因此,至少在古代并不见动功概念,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未见流行。那时的刘贵珍只是创立了“内养功”和“强壮功”,强壮功也不是指肢体动,站桩重心低一点就属强壮功。可见,动功概念的历史并不长。只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成百成千的功法一一问世,研究气功的很想把它们分分类,便流行了这个概念。气功功法可以根据各自的文化渊源或功能功效来分类,不应只是很表面化地像武术分为南拳和北腿那样,根据肢体动作来分类。分出一个动功来似乎也无大碍,但它容易进一步导致以形体活动来界定气功这样的错误发生。刚才提到,这样的错误是北辙南辕。这就好比说,炎黄以来中国气功这驾马车都是从北向南驶来,到了21世纪,炎黄子孙却要赶着它从南向北走去。这肯定赶不动、走不通。你再有钱买马、有物饰车、有力驾驶也不行。
以上这番赘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会表现得非常简单:“小区里健身器材多着呢,我们搞形体活动挺方便的!”无形之中,更多的群众就会长期游离于气功大门之外。
第二,关于呼吸吐纳。
呼吸和吐纳是一个意思,用其中一个词表达即可;一呼一吸又叫息,用这一个字表达也行。气功的确讲究息。古代对气功的称谓中,有好多就叫息,如听息、长息、纳息、龟息、胎息等。这多是医家功、道家功术语。佛家功的“六妙法门”专讲息:数息、随息、止息、观息、还息、静息。可见气功离不开息。尽管如此,也不能用“息”界定气功。因为,息不过就是一呼一吸,而气功之气远不等于呼吸之气,这一点现在大家都认同了。那么,用“调息”二字界定气功行不行呢?也不行。刘贵珍刚一推出气功概念时,就是把气功定义为“调整呼吸的功夫”。于是人们就都以为气功之气就是呼吸之气,还有人则以为练气功就是憋气。因此,国外一度有人把气功译作breathing exercise(呼吸操)。后来刘贵珍本人早已把这个定义改过来了。可是,以调息解释气功的观念、说法却未改,非但未改,还越发盛行。都是怎么调息呢?有的说口呼鼻吸;有的说鼻呼口吸;还有的说左鼻呼右鼻吸,或相反;等等。恐怕这都属做作,实不可取。因为,呼吸无非是吸纳氧气吐出废气,通畅卫生即可,无关其它。还有的竟然主张,一呼一停一吸,或两呼两停一吸,这真的就是憋气了,当然只能有害而无益。不过,绝大多数功法、著述对调息都还有比较正确的说明:缓慢、均匀、柔和、细长。怎么缓慢?人平常每分钟呼吸17次,练功时可达10次,龟息还可达4次,乃至更少。问题在于,这种缓慢是调出来的吗?不是,任何人也调不出来,是练气功练出来的。只要你练气功,自然而然就培养元气,降低消耗,随着练功时间的延长,呼吸节奏一点一点就缓慢下来,根本用不着人为去调。至于呼吸匀不匀、细不细,完全可以不去管它。因为,自有植物神经来调节。你主观意识去调节,往往是越俎代庖,会出偏差。为什么会出偏差?因为它违背了人本身的自然。而自然法则乃是气功的最高法则。因此,在气功状态下,顺随着自然呼吸的节奏最好,完全不必人为去调。佛家功所说的“随息”也正是如此。只是在紧张状态下,包括肢体紧张、心理紧张和神经紧张时,才需要有意识地去调节呼吸。所以说,以调息界定气功不对,不但又返回陈旧概念,还潜在着呼吸上的偏差。
第三,关于心理调节。
心理调节既是心理学用语,也日渐成为社会生活用语,人人会说也会做,尤其会给别人做。不过,练气功时的心理调节与此大不相同。气功的术语称之为“调心”、“调意”或“调神”。三者相比,我看用“调神”一词最好。因为,“神”与“气”关系最近,“调神”与“气功”关系最近。心、意、神三字虽同义,也有细微差别。比如,气功界以及中国老百姓都常说“精气神”而不说别的字眼。自古功家最为讲究“以神驭气”,也不说别的字眼。当然武术气功还讲究“以意领气”、“意到气到力到”,然而老子却说“心使气曰强”(勉强),庄子就更甚了,他是“心如死灰”。因此,道家修炼历来要求“心死神活”。这本身就表明心、神有别。“心死神活”的意思是说,气功所谓调心、调意或调神,就是让心死,从而才有神活,从而才能气满、气顺,从而才有气的功能,从而才谈的上气功。由此可见“调神”与气功关系之切近。它比前边说的“不动”要更切近,也更关键。这之中涉及好多具体问题,我们暂不讨论。
这里要指出的是,人的意识和心理最复杂,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比这更复杂、更难以琢磨、难以研究的了。所谓“心理调节”也绝不会那么简单易解。以上即可见,它可以理解为气功用语,也可以理解为日常生活用语,还可以理解为心理学用语。作为气功用语,如果它不对究竟怎么调作出起码的规定,而只是笼统地这么一提,那也没什么实际意义。至于它被理解为日常生活用语,对气功来说倒也无关紧要。而且,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心态与练气功时的心态也正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严重的问题在于,当它被列入心理学范畴时,我发现,在20世纪末期,中国这块土上突然钻出来一条地头蛇,非常急切地要以西方心理学为武器,把东方气功这头大象一口吞掉。我是说,有人要把气功完全消融于心理学名下。这种人曾明确宣称:气功之气根本不存在,因而气功概念压根儿就莫须有,所谓“气功”,其本来面目是自我心理暗示,本质上就是西方心理学,只不过是打上了中国文化烙印的西方心理学而已。这种观点无异于要完全取消中国气功,当然这根本办不到。
在我看来,笼统宽泛地提及心理调节,同样也并未进入气功之门,也是在气功门外徘徊,打外围战。以此来界定健身气功,不但没有说明气功究竟是什么,反而容易和以心理学取代气功的观点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