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世上又有所谓之快速开关通周开法门。愚不敢信。试问精炁未足,何以冲破关碍洞开周天?诚然大道简易,莫外乎神炁二字。但不勤勉用功,岂能达道?若能拜诀一师可以通周天,得一诀可以成大丹,如今岂非遍地神仙?更有参话头一说——闻一言即可成道,勿须修持。可信否?至此,愚不免感慨,赠言当今“传功者”与学功者:勿要误了人!误了己!
调心与调息
人所以有诸多杂念,皆因这个心;所以能修真证果,也因这个心。但这个心最是不易降伏。所谓心猿意马,可见之何等顽劣。要么散乱无拘,要么昏沉痴迷。往往此处拴住,还未能牵将回去,又已奔到彼处。初下手时,真可谓莫能奈何。
入坐之时,务要调心,而调心则应从调息入手。息不调则心不定,务使气息均匀,绵绵若存,用逆式呼吸法,可数息使心神安宁。或数呼,或数吸,并无定准。只用一念代之,反复演练,自然纯熟,久久心自然调和,再无妄念,尔后成功。
数息之法由一至十,周而复始,渐至忘却,物我两忘中。此时真炁自然聚于炁穴,内部渐暖,此乃安炉立鼎之兆。行执之时勿令执着,要是太着意则易沉。
调心之法,在末行功时也应时时留意,勿使驰散。
中脉一说
今有教人修持者只重于大周天、小周天,从而忽视中脉。中脉乃出神之径路,如若不修则神出之路不畅,多有阻碍。
中脉自百会经体中止会阴,是丹成上升之必经大脉。丹成神足之后,由祖窍返回穴,再移至中心,由中脉而上,直冲顶门而出,成就大丹,由此炼成身外身,尔后才有炼虚合道之说,个中修习法诀恕不详述。
有人认为道教原本不知有“中脉”存在,不能达于最高境界,实无知也!此等乃是仅凭宋、元之后的一些“丹经”为依据而言,以偏盖全,不足取也。早在《黄帝内经》就已有中脉﹙冲脉﹚一说,《黄庭经》中所谓之“中黄”即中脉。道教自古至今之正统丹道并未将“中脉”弃之不谈,更未与其它气脉混淆,可见其言之蔽。
却魔一法
修行到一定境界多有魔障干扰,或神仙玉女,或虎狼虫蛇,或美貌男女,或魔怪罗刹,心境不同见者亦不相同,不可认做真实。见者应不惊不惧,惟持正念,信心不动,魔境即灭。若然诸魔久久不退,则可用左手拇指掐住玉文,默诵金光神咒,天目运书金光篆,意观身中发出万道金光,诸魔自退。
在出现魔境之时切勿惊怖,魔境灭时也勿欢喜,一切顺其自然,自然精进。
内丹次序图:
炼丹而言,简而言之有四: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为使每一步骤明了,愚故制一简图。
丹语明示
道教内丹多有一些隐喻,乃先人恐天机外泄误传非人,这也使一些虔心修炼之士一头迷雾无从下手,今简述部分于下:
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尾闾在脊椎末端上数三节处;夹脊从脊椎末端上数第七节处,两肾中间;玉枕在脑后枕骨之处。
三田:泥丸、膻中、丹田。泥丸居眉心处入内三寸,为炼神所在;膻中在两乳中心,为炼炁之处;丹田在脐下三寸入里一寸三分。
上雀桥:印堂通鼻两窍一虚一实故称。
下雀桥:肛门至尾闾一虚一实故称。
十二重楼:气管,因其有十二节故名。
绛宫:心脏之下一窍,为龙虎交会之地。
玄关:念头起处,无中生有之处。
玄牝:念头不动处。
元神:先天无知无识之神,为炼丹之主,多称为性、汞、龙等。
元炁:先天之气,为丹之元。多称为命、铅虎等。
元窍:炁穴。
元黄:指炁穴、玄关、黄庭。
凝神:心若止水系脐下。
胎息:真炁蛰藏于炁穴。
勿忘:守其自然。
风火:风者自也,火者神也。
文火:无为风火。
武火:有为风火。
火化:风火炼精。
火候:用火次序。
中黄:中脉。
北斗:炁穴。
无漏:炁聚、精固、神足,欲窦不开。
戊土:真意。
己土:亦为真意。
效媾:神炁冥合。
混沌:神炁合一之境。
漏尽:精足无漏。
巽风:呼吸。
活子时:一阳复始,阳物勃起﹙非有淫念﹚之时。
玉洞双吹:鼻息复出之时。
卯酉沐浴:神住夹脊为卯时,神住黄庭为酉时。沐浴乃临休止周天之事。
卯酉周天:右升右降之**,为养圣胎功夫。
回光返照:祖窍之神沉入炁穴,所谓虎向水中生之意。
三元:精、炁、神之合称。
谷神:元性,先天虚灵。
性命根:祖窍。
生死窍:胁腹。
对斗:返观丹田。
六候:采、封、升、降、沐、浴。
根穴:男子阳根部上缘凹处。
窍中窍:尿道口内,龟头冠状体下部交叉点相对位置。
漕溪:脊椎中一窍,上下贯。
须弥:头顶。
宝殿:绛宝。
外鼎:炁穴。
内鼎:神炁入炁穴方成内鼎。
阳关:阳精出入之地。
圣胎:丹成之象。
子午:举肾气为子,降心液为午。
三三:上、中、下三关,每关皆有左右中三窍故谓。
先天一炁:身中真阳。
五龙捧圣:五龙喻法,圣喻丹,拽如法运丹冲三关至顶。
内丹术语多不可记,愚只有略述一二常见或紧要者释之,望谅。
愚从道日短,所识甚为浅薄,限于学力,以上所述多有不尽之处,但求玄门精华不致湮没,故斗胆直书。历代祖师倾其心智为后人铺出一条学道坦途,用心良苦。愚之所以不自量力,实为求得高功大德之教正,光兴玄嗣。我们再不能抱有“绣出鸳鸯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的保守思想,眼睁睁地看道教秘法失传,我们不能有负祖师、愧对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