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定、静、安、虑、得”七字真言,是孔门七步学养功夫,也是《大学》之道研究的至高纲要所在。教化是孔门着眼点,育化才是首要,怎么做人,完成人道,人伦本份,然后才能深入社会实践。
所以《大学》郑首讲:“大学之道,明明德。”孔门七证修心法,是内明修养,内明从修身做起,所以《大学》讲:“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孔门七证修心法“七字真言”从何入手理解,鄙人之见,可将“知、止、定、静、安、虑、得”分成三大层次。第一大层次是“知”、“止”。“知止而后有定”;第二大层次是:“定”、“静”、“安”,“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第三大层次是:“虑”、“得”。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门七证修心法“七字真言”是相互制约,不能相互分离。三大层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分解如下。
二、深解“知”、“止”必须从“格物”入手
中国人对“止”字理解范围也很广泛,“知”、“知道”、“知识”、“知己”、“知心”。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先生“良知”、“良能”。六祖慧能大弟子荷泽神会禅师提出:“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是入德之门,是明道悟道基础。
“止”可以理解为停止,适可而止。这个“知”与“止”也可以讲适可以止。但曾子在《大学》中有深解,“致知在格物”。“格物”是首要的。宋朝大政治家、大历史学家、大文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格物”解释为“格杀”,真正是别有洞天。
人生活在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存在“七情”、“六欲”的诱惑,如一个人不能抗拒“物欲”诱惑,即不能做到“六根”清静。所以《大学》讲:“致知在格物”,作为一个修道之人,首先是“格物”。如“物欲”不格杀,整天迷恋于“物欲”烦恼之中,岂能谈入定入静。
三、“定”、“静”、“安”、“正心”是关键
“止”是“定”之因;“定”是“止”之果。魏晋以后,初期翻译佛经便借用《大学》“知止而后能定”,保留禅音,配合一个“定”字,就叫做“禅定”。到了唐朝,玄樊法师又改译成“静虑”,这样一来更明显地借用“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充分表达出思维修炼的内涵。大小乘佛学修证原则基本上是戒定慧三学。
《大学》讲:“所谓修身在正其心。”在中国历史上早于孔子的管仲专门著有“心术”。《心术篇》说:“心在人体,处于君主地位”,“心的活动保持正道,九窍就可以按照常规工作”,“能进到如和静明境界”,“天在于正,地在于平,人在于安静”。
能正能静,然后才能安下心来,有一个安在里面,那就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就可以作为精的留位场,精乃是气中最精的东西。气通达开来就产生生命,有了生命就能思想,有了思想就有了知识。
四、唯独慧力开发才能得道
“虑而后能得”,得什么?孔门七证修心法是经过知、止、定、静、安、虑六步修心,思虑慧力开发,然后才能进入《大学》所讲“明明德”的大学之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应当讲开慧明心是七证修心法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先从“知”、“止”开始,逐步渐修进入定、静、安、虑,然而从量变到飞跃,明心见性,得道成真。
大学之道是根本,也可以讲是体,明德是道的致用,从道体出发的心里和身体力行。自汉魏以后,儒家、佛家、道家把自己修行成功都用中国传统文化惯用语叫得道。孔门七证修心法是性命双修养生之道,是系统修心的经典,是值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