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呼和吸实际上是吐和纳。也就是先向体内吸气(即纳),即把大自然中新鲜空气吸进体内进行补充。实际上先吸是先充自己。后呼气(即吐),也就是向体外发放。就是把自己体内的浊气向大自然空间发放。我们这时的吐和纳,实际上是放和收。如果这能做到外界空气和体内的内气随呼和吸和意识的指挥进行循环交换,那么这时我们的身体内气血周流必定旺盛。身体也必定康复强健,可达到延年益寿的地步。
3、自然内气体内转圈导引法
此功法要在上下导引法锻炼成熟后,也就是内气可随意识上下自由轻松在体内升降之后,方可练习此功法。
方法:接上式,当我们慢慢吸气时.体内的意气集于喉头下天突穴,随着慢慢吸气内气再缓慢地向下贴胸腹中线降至丹田穴会阴穴,这时气吸足小腹外突并松会阴。如图76。接着慢慢吐气,(这时意不可断并带有提肛感)。随着慢慢吐气的同时内气由会阴穴肝慢慢向上贴腰背,顺中线至大椎穴时,气也吐尽这时小腹内收并提肛,如图78。随之慢慢吸气(意气不可断向前成圆形至天突穴再向下,贴胸腹至会阴(内气降至小腹外突)。这样周而复始的意气在体内进行循环,为意气引上头顶循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要求:做引功时要聚精会神。要松、静、自然,意气要随自己的思想意识在体内轻松自然的由前上向下.再由下向后、再由后下向上、再由上向前再向下成椭圆形走圈。要绵绵不断地循环着(此功法必须认真细心体会苦练二周,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练习后方能初步掌握内气转圈运行法)。
如要做到意气运行在体内轻松自如的话,是需要下一番苦功的。这时此功方算练成,待丹田气足,也是为下一步练好其他养生功和导引功打下扎实的基础。
4、逆式内气体内转圈导引法
此功必须在自然腹式体内转圈导引法练成后,方可加练此套功法,否则不可。也就是当内气在体内前后上下自然缓慢转圈,内气要绵绵不断地在体内循环后才可加练此功。
方法:接上式,全身松静后,再将意气集中于丹田中,接着慢慢吸气,随着吸气将丹田内的意气下降至会阴,再缓慢地过尾椎上升.再顺督脉上升至大椎穴。这时气也吸足,并收腹提肛,如图79。接着慢慢吐气,随着吐气再将大椎内的意气不断送至天突穴,再沿任脉缓慢下降至丹田穴止。这时气也吐净,小腹外突并松会阴,如图80。这样随着呼吸的绵绵不断,意气在体内呈逆向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要求:如同上节自然腹式内转圈导引法一样,只是意气在体内转圈的方向和上节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