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证果
修习止观,其最大目的,既为超出生死大海。苟积修习之功,必得所证之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理固然也。然因心量之广狭不同,其证果乃有小乘、大乘之别。
如修体真止者,了知我身及一切事物,皆虚假不实,悉归空寂,如是作观,名从假入空观。此观既成,断除烦恼,证得寂灭。超出生死,不再投生,是为声闻果。
又如修体真止者,了知我身及一切事物,皆是仗因托缘,而有虚妄生灭,实则非生、非灭,如是亦作从假入空观。此现既成,深悟世间一切无常变坏,亦皆如是,朗然觉悟,征得寂灭,超出生死,不再投生,是为缘觉果。
以上二果,皆属小乘。所以称小乘着者,因其只知自度,不能度人,心量较狭也。
老夫大乘,则知吾人与众生,实为平等,应发大慈悲心,不应不度众生,而自取寂灭,于是应修从空入假观。谛观心性虽空,而善恶业报,不失不坏。众生不悟,乃种种颠倒,造作诸业,枉受无量苦恼。我应自度度人,随众生根性之不同,为之说法,是名方便随缘止。住此观中,虽终日度众生,而不见众生可度。平等平等、其心无量,是为菩萨果。
然以上所云空假二双,空是一边,假是一边,犹落于二边。菩萨再进一步功夫,则应息此二边,契乎中道。了知心性虽空而有,虽有而空。虽空而有,不是顽空。虽有而空,不是实有。非空非假,二边之见遂息,是为息二边分别止。如是观照,通达中道,名为中道正观。住此观中了见佛性,自然入一切智海,行如来行,人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是为佛果。
方今末世,众生根器浅薄,修小乘得果者亦绝不一见矣,况修大乘者乎?故有志修行者,多用禅净双修之法。
止观即禅门之一法,此法全凭自力了澈本性,如泅水者逆流而上,直穷生死大海。初非易易,故即身证果者少。
净,即净土。此法则依仗阿弥陀佛之力,如得渡船横断生死流,自易达于波岸。然须信、愿、行三者不可缺一,方得有效。
信者,深信净土,毫无疑虑。愿者,发愿我于临命终时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行者,念佛功夫力行不怠,功夫积欠,自然于命终之时一心不乱,可以见佛往生。
此则余所目见耳闻者事实甚多,决非虚语,故余主张禅净双修,自、他之力兼用也。读者其有意乎?
我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何?即吾人之生死问题是也。试想人生于世,虽寿有修短,总不过数十寒暑。庸碌者虚度一生,即杰出者能作一番事业,尽世间之责任,然若问吾人究竟归宿应如何?人生最后之大目的应何在?鲜有不猛然警醒,而未易置答者。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盖孔子但言世间法,故对此问题,存而不论。佛则于世间法外,特重出世间法。目睹众生生死轮回之苦,以身作则,舍王太子住,而入雪山修苦行六年,遂成正觉。说法四十九年,慈悲度众。无非教人超出生死大海,免堕轮回。此佛教之所由来也。
欲勘破生死关头,当先知吾人所以流转生死之根本。此根本惟何?在佛家称之曰“阿赖耶识”。照心理学上之三分法,分人心之作用为知、情、意。于意识之外,未能再加推勘,有所深入。无他,凡夫知识之界限,只到此为止也。佛家则返观自心,于意识之外,尚窥见几种心识。乃分人心为八识,以眼、耳、鼻、舌、身为前五识,以意为第六识,此外有第七识,译名“末那”,犹有执我也、第八识译名“阿赖黎”,犹言含藏也。推勘至此,始知吾人生死之根本,即在阿黎耶识。
阿赖耶识何以能为生死根本。盖此识乃是真心与安心和合之识也。此真心非指吾人肉团之心而言,乃吾人之净心是也。因其尚与妄心和合,故名之为阿赖耶识。此识中含有不生、不灭及生灭二义,所谓真妄和合者也。不生、不灭是觉。生、灭即是不觉。我辈凡夫只是妄心用事,念念相续,攀缘不已,无始以来就是不觉,故颠倒于生死海中,莫能自拔。然妄心真心本为一体,并非二物。真心譬如海水,妄心譬如波浪、海水本来平静,因风鼓动遂成波浪。此波浪即是海水鼓动所成,非另为一物,扰之妄心因真心妄动而成也。我辈凡夫病在迷真逐妄,佛家教人修行方法虽多,总是教人从对治妄念下手。一言蔽之,即背妄归真而已。
然则吾人妄心之生、灭形状若何?《大乘起信论》中,曾言其生起之相,细者有三,粗者有六。
何谓三细相?
一曰无明业相。盖言真心不动,则是光明。一经妄动,即生诸苦。犹如明境为黑暗所蔽,故名无明。
二曰能见相。真心不动时,无所谓见。一经妄动,即生妄见。是谓能见相。
三曰境界相。吾人躯壳及周围环境,以及大地山河,皆为境界。以有能见之妄见,遂呈此妄现之境界。实则一且无非幻象,惜吾人梦梦不能觉察耳。
此三种细相同时而现,极其细微,不易窥见,而皆由无明所起。所谓无明为因生三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