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 岩 录》 讲 座
连载于《禅》刊 1992 年第 1 至 4 期序 说
今天我开始讲《碧岩录》的公案, 这是禅宗的语录, 或许有人要问: 我们修的是心中心密法, 不是禅宗, 为什么要讲宗门公案? 因为心中心密法是与禅宗同一鼻孔出气的,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禅宗之禅, 不是禅定的禅。禅定分为四禅八定, 是渐次法; 而禅宗是达摩祖师所传, 叫祖师禅, 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圆顿法门, 不是一步步走的渐次法。我们所修的心中心密法, 也同样是直接打开本来, 彻见本性的。不是转弯抹角地从观想或观相成就, 再破相见性的有相密。所以它是“以禅为体, 以密为用”的, 是以密法来证禅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禅宗只接上根人, 中下根人就难以接受。最初的禅宗根本没有什么参话头, 都是当下直指见性成佛的, 不用参一则固定的话头。譬如“念佛是谁? ”“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 ”“这个拖死尸的是谁? ”“如何是诸佛生处? 东山水上行。”等等的话头。只就来问者语脉上下搭, 指他个入处, 令他当下自荐就是了。比如学人来参祖师, 学人问: “如何是佛? ”祖师直指道: “即心是佛! ”“清谈对面, 非佛而谁? ”或者说: “我对你说恐你不信! ”学人说: “师父说真话, 学人焉敢不信! ”师父说: “即汝便是! ”提问的学人一听就开悟承当了。更有的师父就问“如何是佛”时, 喝他一声名字, 等他答应后便直示道: “即此便是, 余无他物! ”问者即于言下悟去。请看, 这是多么便捷痛快! 早期的禅宗都是这样直指见性成佛的。
又比如六祖得衣钵离开黄梅之后, 有很多人要追赶抢夺。有一个叫惠明的, 未出家前是个将军, 有武功, 跑得比别人快, 他第一个追上六祖。这时六祖想: “我这衣钵是表法信的——就是表示得了心法的物证, 哪可用武力抢呢? ”于是六祖把衣钵摆在大石上, 自己隐在草莽中, 看你怎么处理。惠明追到, 见衣钵放在石上, 心想: “这下衣钵随手可得, 祖师的宝座归我们了。”哪知用手一拿, 却拿不动。为什么拿不动呢? 关于这点众说纷纭。有人说, 衣钵是传法的信物, 惠明没有得法, 护法神不许, 所以拿不动。又有人说, 不是这样, 惠明也知道衣钵是传法的, 不能用武力抢, 自己还没有得法, 纵然用武力抢来了, 不过虚有其表, 而且是恶行, 内心有愧, 就再也拿不动了。说法虽有不同, 但归根结底“法信”是不可用武力抢夺的。所以惠明悔悟说: “我为法来, 不为衣来。”于是六祖大师出来对惠明说: 你为法来, 我为你说法, 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你好的也不想, 坏的也不想。我们的思想都不过在善、恶、美、丑这二方面转, 离开这二方面妄念就不行了。所以六祖说: 你好的既不想, 坏的也不要想。就是叫他不要动念头。这样, 惠明良久——心念一动也不动了——正在这个关健时刻, 六祖指示他道: “正与么时, 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换句话说就是在这一念不生时, 那了了分明的灵知是什么? 不是你本来面目又是什么? 这一点, 大家当下可试验。一念不生时, 就是前念已断, 后念未起时, 是不是象木头石头一样没知觉? 显然不是。一念不生时, 心是了了分明的。比如大家在这房间里面, 一念不生, 心无所住, 样样东西都在各人视线之内, 清清楚楚如镜照物, 了无分别。假如心有所住呢? 这是什么? 是伞啊! 更进而想是尼龙伞还是自动伞? 心念一起, 有所住著, 只见此物, 别的东西就不见了。当心无所住, 空空荡荡, 一切都看见, 而一切又似乎没看见的时候, 这像镜子一样朗照无住的是谁? 用功人就在这关键时刻, 回光一鉴, 猛着精彩, 就豁开正眼了。所以六祖指示惠明: 你在一念不生, 而了了分明时那朗照无住的是谁? 这就等于告诉他, 那了无分别的神光就是你本来面目啊! 因为此时除此之外, 无有别物, 所以惠明当下悟去。禅宗就这样直截了当。在各大宗派中, 禅宗独称宗下, 以其快捷简便非余宗所能企及。
但是后来人因各人的知见不同, 对六祖大师指示“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的“那个”二字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生出不同的见解。有的说“那个”是问话, 是问惠明, 当一念不生时哪一个是你本来面目, 相当英文的“what”; 有的说“那个”是直指, 是直接指示惠明, 那个一念不生时的神光, 就是你本来面目, 相当英文的“that”。在禅宗里有很多人为这两个字打“笔墨官司”, 各说各有理, 互不相让。其实不用打官司。如果在六祖直接指示下, 你即豁开正眼明白这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的就是我本来面目, 因为这时除了我本性外别无他物! 自肯承当, 不再生疑, 就是直指了。反过来, 你不知道, 糊里糊涂地问: “咳, 这一念不生的是哪一个啊? ”更或在这里猜疑这个本来面目总该有一个面目啊! 这一念不生时, 虽了了分明, 但是没东西呀, 这如何是呢? 总得有玄妙奇特才对呀, 不是说法性身是功德无量、妙用无边、神通广大么? 我现在怎么一点神通也没有啊? 这恐怕不是吧? 那么“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 ”这么一来就变成问话了。
其实, 我们的佛性, 是神妙无比、具足万能、功德无量的。但是你现在刚刚见到本性的时候, 不过是等于刚刚离开娘胎落地的婴儿。这时他能起作用吗? 能吃饭穿衣吗? 能做事吗? 显然一样都不能! 所以刚见性的人只不过是素法身, 没有玄妙奇特, 要等待婴儿长大——就是要经过一段韬光养晦、保护长养的时间, 把旧时习气都消光, 长成大人之后, 才能起妙用, 才能显发神通。所以修道要知先后, 不是一悟便休的。最初要认识它, 继而保任它, 而后方能渐渐圆满成就。
我们现在讲这本《碧岩录》, 目的就是要修心中心法的人先行打开本来, 于见到自性后, 要进一步保护它, 使其长养壮大, 不能够得少为足。不要认为: 我已经打开了, 见道了就好了。那还差得很远, 只不过才到法身边, 自救不了, 还要由见道位, 经修道位, 到证道位, 历过这三个阶段; 才能圆满成就。比如曹洞宗, 它讲五位君臣, 也讲这三个阶段。临济宗讲三玄三要, 也是讲这三个阶段; 乃至沩仰宗, 讲九十六个圆相, 也不离这三个阶段。因为没有天生释迦——试看释迦佛的历史, 他也是多生历劫修行成道而不是一悟即成的。因而我们见道之后, 于肯定不疑之外, 还要绵密保护, 使它长养壮大, 不能一悟便休。所以讲《碧岩录》是借鉴古人用功的方法和经历, 敦促大家进一步用功。
为什么叫《碧岩录》呢? 宋代有一位圆悟勤禅师, 是禅宗的大手笔宗师, 住在宜州( 今湖南) 的贾山上, 山上有一块方丈大小的石头, 叫碧岩石, 他的丈室就以碧岩为名。夏季给学生讲禅宗公案, 策励学人用功精进, 学生记录下来 , 结集成书就叫《碧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