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功理论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初学气功入门知识汇编(7)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练功初期由于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再加之排除杂念,思维活动减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相对减弱,全身放松,呼吸平缓,这些都是造成昏沉欲睡的的有利条件。尤其卧式功法,恰恰是给睡眠做好了准备工作。因此初练气功者易出现昏沉入睡的现象。如前所述,睡眠和练功入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练功时必须克服昏沉困盹,防止入眠,才能保证气功特有的入静状态的出现,收到好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防止昏睡的方法:

采用卧式易困盹者,可改为坐式。两眼闭合者,可使两眼微露一线之光,目观鼻尖。疲劳困盹时,先不要练功,可睡一觉后再练,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更有益于练功。当变换姿势或两眼微露一线之光仍不能解除困盹者,可马上收功,在床上做几节保健功,如擦面、鸣天鼓等,以兴奋大脑皮层。如仍不能解除者,可起床稍许活动,或饮少量开水,困盹昏沉感消失了,再继续练功。

练功时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我们知道,气功锻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入入静状态,入静状态是使意识从普通的清醒状态过渡到接近完全睡眠的状态。我们还知道,大脑的清醒和兴奋,是各种内外刺激经相应的感觉器官产生传递的神经冲动维持的。因此要想实现气功入静状态,必须采取减少或阻断各种内外刺激的措施才行,换言之,使各种感觉器官尽可能地不受刺激。

心理学与生理学将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两大类。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运动及内脏不同状况的感觉。属于这类感觉的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中医学在对失眠症辨证求因时有一句话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实质上讲的就是内脏(胃)感觉过强,不断向大脑传去神经冲动,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失眠。此外,练功时主动地放松肌肉,以及在床上睡觉时肌肉的松懈,也是通过肌肉放松后,减少肌肉(肌梭)向大脑发去的神经冲动,从而降低大脑的兴奋性,有助于入静或入眠。外部感觉是指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属性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要想达到入静或入眠,在减少内部感觉刺激的基础上,也必须减少外部感觉刺激才行。如果一个内脏功能正常的人,在没有任何声音、气味、食物刺激的黑暗房间里(阻断内脏及运动、平衡感觉),他将很快就进入睡眠状态。反之,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仅保留一个感觉受到足够刺激,例如针刺皮肤、各种声音、各种画面……也不可能实现入静或入眠。了解了上述道理,也就获得了练功时睁眼好还是闭眼好的答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在与外界交往时所获得的信息,约有80% 是通过视觉通道传向大脑,所以要想有效地入静,通过闭眼来阻断这部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练功时眼睛的睁与闭也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变化。例如,对于一个现场向气功教师学习具体动作的初学者,必须睁眼才行,而在自己练功时就需闭眼。初学者自己练功时,为使动作准确,也需经常睁眼或对着镜子来不断地校正动作;待动作准确熟练后,就可闭眼练功;待动作纯熟自如后,又可根据练功当时的感觉,在必要时,睁眼或半睁眼。一般说来,自己练功时以内养为主可闭眼、含神不露;在向观众表演时,则以外用显示为主,就需睁眼。练静功或原地动功时,以闭眼为主。练行走功时就可以睁眼为主。总之,要酌情而定,不必过于拘泥。此外,闭眼时不可用力紧闭,只将眼睑轻轻合上即可。

练功时头胀、头痛、头紧是怎么回事?

实践证明,气功锻炼的一个突出作用就是消除心理紧张,促进疲劳的消失,使人在短时间的锻炼后就会出现神清意爽、头脑轻松的感觉。然而少数人在学练气功后,表现为不仅没有消除疲劳,反而出现头胀、头痛、头紧等许多头部不适的感觉。个别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以至引起持续的头部不适感,形成气功出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功法复杂不熟练。气功功法多种多样,有静有动,有易有难,有简有繁。特别是某些有多节套路的动功,不仅要求学功者学会各套路的繁杂动作、姿势,而且还必须在做每一节动作时按要求配合呼吸和意念,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件较难做到的事情。往往是想起这节动作,忘了下节动作;做准了动作,配错了呼吸;呼吸和动作配合协调了,又没达到对意念的要求等等,使初学者应接不暇。这不仅起不到解除心理负担的作用,反而格外增加了心理紧张,从而出现练功时头痛、头胀、头紧的不适反应。对待这种情况的措施有两条: 一是明确自己学习气功的目的与所选择的功法是否统一。如果学习气功的目的单纯是为了健身或治病,那么,不必追求姿势动作的复杂,以及在复杂动作基础上的呼吸意念配合,只要选择一种实用而简便易学的功法,如动作易学、自然呼吸、意念单一的功法,就可有效地达到学功的目的。这样就实现了目的与方法的统一。反之,目的单纯,但选择了复杂的功法,目的与方法不统一,就应毫不犹豫地放弃复杂功法,改学简便功法。这里须强调的是,功法简单并不意味着效果不大,恰恰相反,越简单的方法越容易使人意念单一,更好地实现入静状态。 二是对那些已经具备了一些气功基础,但是还想增加一些功法难度和趣味性的人,在学练复杂动功时,初期出现顾此失彼而引起头部不适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只要坚持锻炼,使动作越来越熟,动作、呼吸和意念配合越来越协调,头部不适感就会消失而出现新的舒适的感受。

2、不适当地意守上窍。练功要领之一是上虚下实,要求练功人在意念的运用上保持下体占七分,上体占三分。这样可使下体感觉充实,而头部保持虚灵。但是有的学功人对此处理不当,使意念集中在上部,尤其是个别功法教人意守鼻尖、印堂、百会等上部穴区,引气上行,这必然出现头胀、头痛、头紧等不舒服感觉。严重者甚至不适感持续存在,变为练功偏差。对此,初学气功者必须有足够的认识。除胃下垂、长期腹泻、脱肛等中气下陷患者外,一律不要轻易意守上窍。一旦意守上窍出现不适,应立即改为意守下丹田或两脚心涌泉穴来进行纠正。不见好转者,立即请教有经验者、专业气功工作者。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