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气功理论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张三丰金丹诗二十四首注解(10)

作者:《武当》孔德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鼎和四象真铅降,炉备三才妙汞生。”

内丹修炼以肉体比喻为炉鼎,能得真息之时方称“鼎和”、“炉备”。所谓“和”,即后天金木水火土攒簇一团。诗言“和四象”而不言“和五行”,原因乃金木水火和,土已在其中。此种状态下,以精而论,元精从此生。后天凡精有形,好比未炼之铅矿;先天元精无形,好比铅矿烧炼而得白银,故名真铅。所谓“备”,即天地人融为一体,得阴阳、刚柔、仁义之本。《黄帝阴符经》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注:盗,即暗取。《孟子万章·下》曰:“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指天地人融通,互取为用,不分彼此。在此状态下,神生元神。后天识神有作有为,可以辨识,因主人行为,视为生命之尊,比之外丹药物,就像名贵的朱砂;先天元神无作无为,不可辨识,纯洁无瑕,比之外丹药物,就像从朱砂里提炼出来的水银,故名“妙汞”。

“一有两无同变化,两无一有共相成。”

此二句乃本首诗点睛之笔。“有无”之说出自《道德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修炼中可视为有为与无为、后天与先天的相互辩证关系。此二句主指先天与后天。这里所指的“有”与“无”,乃是妙有、妙无。“一”即真阳元气,指先天;“两”即精与神,阴与阳,指后天。为什么称此二者为妙有、妙无?盖在后天,精与神有形有象,可名为“有”,而先天元气无形无象,可名为“无”。然而以后天返先天的“无为而无不为”来说,前者的“有”与“无”就完全被颠倒过来,“有”成了“无”,“无”成了“有”。黄元吉先生在《道德经注解》里,对此有明确解释。言“太上特示下手之工,为大众告曰:凡人打坐之始,务将万缘放下,了无一事介于胸中,惟是垂帘塞光,观照虚无丹田,凝起神又要调息,调起息仍要凝神。如此之久,神气并成一团,顷刻间自入于杳冥之地,此为无也。”这里可以看出,后天神气的两有变成了“两无”。又言:“乃无之至极,忽然一觉而动,此为有焉。”由此又可看出,先天元气原未生时或称未感人时,为一无,而“一觉而动”成了可体觉的客观实存,“一无”就变成了“一有”。以有而入无,从无而得有,有以不有为无,无以实存为有。所以“有”与“无”是“同变化”、“共相成”。对此二者不能偏执,一偏执便落入两个极端,不入顽空,便居有形,而不能得入玄关。

“时人要识玄中妙,配合青娥仔细论。”

何谓“玄中妙”?即玄关开,真息现,一有两无同变化,共相成。而这种变化、相成的结果,就是造就了一个身外之身,即阳神。以最高境界的天仙大成而言,也就是造就了一个形神俱妙的道体,即“青娥”。所以,在造就“青娥”的过程中,才可以真正认识玄中之妙。

[十四]

中宫戊己自知音,二物媒来共一心。

姹女用吹无孔笛,金公为抱没弦琴。

深深密密谁能测,杳杳冥冥孰解寻?

指日还丹成就后,总教大地皆黄金。

[注解]

本首诗主讲戊己“彼我”大用。

“中宫戊己自知音,二物媒来共一心。”

“中宫”即五行之土位。五行之设,是古代圣哲对现象世界构成与演化,其基本元素类别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即一个循环圈态中各个环扣的特性与作用)所下的抽象分类定义名称。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土在五行中居于不偏不倚、利生四行、团结四行的中位。这个“中”是个抽象的“中”,即没有确切的定位,表示不内不外、无偏极、相对静止、具有理的特征。如言心性,儒家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即此。“戊己”即指真意。然这个真意,丹家分作内外彼我两家,并认为它在先天原是一家,因有自然与人这种分别,故一家分作两家而言。以性言,“己”为人心所存之天性,“戊”为自然所存之天性;以神言,“己”为人身中所藏先天元神,“戊”为自然中所藏先天元神;以意识言,“己”为人之真意,“戊”为自然之灵觉;以气言,“己”为人身先天真阴静柔之气,“戊”为自然先天真阳动刚之气。以阴阳论,“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因此二者原为先天一物,无分阴阳,皆因人之为人,以别自然先天,故有阴阳之分。人若打破“我”相,与道合一,此二者自然相合。此也异性相吸之故。故言“中宫戊己自知音”,“二物媒来共一心”。然此“媒”不是另有媒者,乃是“己”之真意本身。“己”如妙女,具真爱心,必感得“戊”之才郎来配。真心必感真心,真情必感真情,此定理也。

“姹女用吹无孔笛,金公为抱没弦琴。”

真意“戊己”的外沿是性情。性如扬花,情似流水,此二者易失不易保。性如扬花,一怀风流,故名“姹女”;情似流水,一腔激情,故名“金公”。以脏器归属,性根于肝,而出于心;情根于肺,而动于肾。故人性欲生时,上动于心,下激于肾。丹家以物状象,将此二者又称为“汞”、“铅”、“青龙”、“白虎”,导致了理论表述的错杂混乱。这也是内丹理论今后将应作全面整理,使之科学规范而面临的课题。“无孔笛”指胎息。后天呼吸借助鼻孔,好似笛之有孔发音,先天呼吸已无须借助鼻孔,全由丹田运荡,故名“无孔笛”。真性既安既静,是造成胎息的重要保证,故称“姹女用吹无孔笛”。“没弦琴”指中和之气。人后天口鼻呼吸,一阴一阳,一出一入,一呼一吸,如同木匠拉锯,各趋偏极;闻之有声,好似有弦之琴。而在胎息状态下,气无阴阳偏极之象,一派中和圆融之态,得妙不可言之乐,故称“没弦琴”。气的中和之态又是真情安伏不动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故称“金公为抱没弦琴”。

联系前二句,还可以认为,“戊己”居于中宫土位,同时起到黄婆媒妁之用,将“姹女”“金公”配为夫妻,以结圣胎。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