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功法实践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因是子静坐禅定全法(20)

作者:蒋维乔 来源:气功人网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次言用观治病法。其最普通者,为观想运心,以六种气治病是也。

云何六种气?

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

假如肾脏有病,则于静坐开始,观想肾脏,口中微念“吹”字以治之,每次或七遍、或十遍、或数十遍,均随各人之便。

如脾胃有病,则观想脾胃,口中微念“呼”字以治之。

如脏腑有壅滞之病,则观想脏腑,口中微念“嘻”字以治之。

如心脏有病,则观想心脏,口中微念“呵”字以治之。

如肝脏有病,则观想肝脏,口中微念“嘘”字以治之。

如肺脏有病,则观想肺脏,目中微念“呬”字以治之。

此六种气治病,或因病择用其一,或无病者兼用其六,均无不可。余则每于入坐时,每字各念七遍,如念呵字时,确与心脏有感觉。念呼字时,确与脾胃有感觉。余字亦然。学者试行之便知。

又有于呼吸出入时,心中观想,运作十二种息以治众病者,此则纯属心理治病之法。

何谓十二息?

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

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如身体患滞重之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轻而上升,是为止息。

如身体患虚弱之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深而下降,是为下息。

如身体患枯瘠之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充满全身,是为满息。

如身体患臃肿之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焦灼其体,是为焦息。

如身体患羸损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可以增长气血,是为增长息。

如身体患肥满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可以灭坏机体,是为灭坏息。

如身体患冷,则心想此息出入时身中火炽,是为暖息。

如身体患热,则心想此息出入时身中冰冷,是为冷息。

如内脏有壅塞不通时,则心想此息之力能冲过之,是为冲息。

如肢体有战栗不宁时,则心想此息之力能镇定之,是为持息。

如身心不调和时,则心想此息出入绵绵,可以调和之,是为和息。

如气血败衰时,则心想此息善于摄养,可以滋补之,是为补息。

以上十二息治病,盖利用一种假想观念,以心意之力,渐渐影响于身体,久久行之,自然有效耳。

至于最上乘用观治病法,但须返观吾身吾心,本来是虚妄不实。求身、求心,既不可得,更何有于病?故疾病为虚诳中之虚诳现象。如此观察,众病自瘳矣。

第六章  证    果

修习止观,其最大目的,既为超出生死大海。苟积修习之功,必得所证之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理固然也。然因心量之广狭不同,其证果乃有小乘、大乘之别。

如修体真止者,了知我身及一切事物,皆虚假不实,悉归空寂,如是作观,名从假入空观。此观既成,断除烦恼,证得寂灭,超出生死,不再投生,是为声闻果。

又如修体真止者,了知我身及一切事物,皆是仗因托缘,而有虚妄生灭,实则非生、非灭,如是亦作从假入空观。此观既成,深悟世间一切无常变坏,亦皆如是,朗然觉悟,证得寂灭,超出生死,不再投生,是为缘觉果。

以上二果,皆属小乘。所以称小乘者,因其只知自度,不能度人,心量较狭也。

若夫大乘,则知吾人与众生,实为平等,应发大慈悲心,不应不度众生,而自取寂灭,于是应修从空入假观。谛观心性虽空,而善恶业报,不失不坏。众生不悟,乃种种颠倒。造作诸业,枉受无量苦恼。我应自度度人,随众生根性之不同,为之说法,是名方便随缘止。住此观中,虽终日度众生,而不见众生可度。平等平等、其心无量,是为菩萨果。

然以上所云空假二观,空是一边,假是一边,犹落于二边。菩萨再进一步功夫,则应息此二边,契乎中道。了知心性虽空而有,虽有而空。虽空而有,不是顽空。虽有而空,不是实有。非空非假,二边之见遂息,是为息二边分别止。如是观照,通达中道,名为中道正观。住此观中了见佛住,自然入一切智海,行如来行,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是为佛果。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