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功法实践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因是子静坐禅定全法(23)

作者:蒋维乔 来源:气功人网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大抵学界中人,于净土法门,最难取信。余在囊昔之时,亦犯此病。虽喜看佛经,以为只须当作哲学研究可耳。

其实学佛,重在修持。不修持,于我之身心,了无益处。所谓说食不能饱也。

余向看佛经,亦自以为明白。及到京师,颇得见一二善知识,前往请教。接谈之下,爽然若失。始知从前所看之经,全然未能了解。其病根即在不修持,未能于自己身心上切实体验之故。因虚心请益,则知治佛经如儒家之治经学,必先通小学,再穷经义,方有着落。

佛经中名相,若求通晓,必须略窥法相宗,然后看经,庶易于领会。相宗以《相宗八要解》为入门之书。先通晓之,方可阅本宗经论。

余于近来又稍稍研究三论,始于佛经所言之理性,彻底明白。方知古来学佛者,或从三论宗入,或从相宗入,确是一定之门径。杨仁山先生有言曰:“相非性不融,性非相不显。”盖相宗则言相之极致,三论宗则言性之极致。若于二宗融会贯通,其于佛典,可以头头是道。至余近年来之修持功夫。则以净土为主,以止观为辅。将终身行之无敢或懈矣。

今之人辄诋学佛为厌世,为消极,此实全未了解释迦牟尼佛慈悲济世之义。夫释迦说法四十九年,未尝与社会隔离,何得为之厌世?其舍身度人之宏愿,无量无边,何得为之消极?特恐今人之不善学耳!

又,今之学佛者,未得佛经中精义,以经中有言及鬼神,辄喜学习扶乩等事,以卜休咎,其实扶乩为神鬼所凭依,或本人潜伏心理之作用,非大菩萨应化常事,亦非佛法中所固有。情识用事,妨碍正念。今人不察,靡然从之,智者亦不能免焉,殊可惜也!

据徐兆仁主编:《东方修道文库· 禅定指南》(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印出。

附:蒋维乔简介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到上海结识蔡元培,参加中国教育会。次年任爱国学社、爱国女学义务教员。《苏报》案后,抱教育救国宗旨,进商务印书馆从事小学教科书编辑工作,前后达十年之久。先后编成《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简明初小中国历史教科书》等多种。1905年发起并主持开办商务印书馆的小学师范讲习所,又主持开办尚公小学、商业补习学校、工人业校等。1910年(宣统二年)编著《学校管理法》一书。1912年,应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任临时政府教育部秘书长。协助蔡制定教育部法令,草拟大、中、小学学制,起草《中华民国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南北和议达成后,随蔡北上,任教育部参事.1913年,熊希龄内阁组成后辞职南归。再入商务印书馆编辑中学及师范学校教科书。后历任江苏教育厅厅长、东南大学校长、光华大学教授、鸿英图书馆馆长等职。解放后,任武进文献社副社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有《因是子静坐法》、《中国佛教史》、《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等。

(见章开源主编:《辛亥革命辞典》,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第386页)

大  衍  新  解(节选)

王赣  牛力达著

……

我们的炎黄祖先有见及此,所以定了个“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很重视练内功、练“内视”,应用于天文、地理、人事各方面,世代流传,成了炎黄子孙们的“看家本领”。以中医的医理即易理为例:我们在《古易新编》第八章里就说过:“中医的老传统,就更是医理即易理了。不但奇经八脉、五行生克的医理来自‘先天易’的阴阳学说,而且十二经络的具体记载,直接来自练内功的‘内视’境界。有了大脑的‘大清明’才能从‘内视’中观察清楚人身经络的具体运动形象。成书于春秋战国的《内经》、《素问》等医学著作,对肉眼看不见、两手摸不着的人身经络能作出具体形象的记述,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查也说明它是基本正确的,原因在此。否则,就很难作出如何发现的科学解释。”

人体大脑的所谓“大清明”,是战国时荀子讲的,原话是“虚一而静,得大清明”。庄子也说过:“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所谓“正则静”,即由集中专一的正念当家,排除私心杂念。练气功的称之为“入静”。所谓“静则明”,即一念单提进入“入定“境界,使同大脑视觉有关的生物细胞都得到休整,把燃烧过程中的废物排除掉,恢复健康,加强透明感光能力,而且本身能发出生物光,与宇宙光互通信息,这就是由“入静”到“入定”到“发光”的全过程。归纳成三个字即“静、定、慧”。从古至今,无论是宗教界人士还是一般的志士仁人,练一辈子内功,所追求的就是“大清明”境界的持续和加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谁也不敢说他已经练到内功最高境界,因为最高境界和宇宙一样是无限的。人生天地间,从个人行动到全身每个细胞的新陈代谢,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人体所有细胞没有一个是从生到死一直不变的。动,就要发热发光,就有烧毁了的灰尘需要随时清除。就像人洗脸洗手一样,即使一天洗几次,在用过的水里总有从人身上洗下来的尘垢包含在内。从练内功的角度来说,就是《大学》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既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从“内视”境界说,就是《易·系辞》讲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