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个西医外科大夫,祖父是汉医,从小受熏陶,他写了一本书叫《脑内革命》,在日本很畅销,他实际上讲的就是气功。主要讲精神紧张、消极思维对人的身体的不利影响,使人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升高血压,肌肉也紧张,血糖也升高,对人体很不利。肾上腺素过多会引起小动脉痉挛,长期这样会动脉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病,甚至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产生癌症。中医说这种阳气旺的状态要伤阴精,长此以往,阴阳两虚,百病丛生。反过来,乐观的情绪、积极思维会产生脑内吗啡,针灸止痛,按摩止痛,运动、练气功的快感,满足感等等……,都和脑内分泌的吗啡有关,可以使人轻松愉快,生理机能达到最佳状态,对健康特别有益。
有一个动物实验,它说明了外界的刺激不一定是有害的,但是过度紧张,做出不适当的反应,就可能产生有害的结果。甲、乙两个猴子分别被关在两个笼子里,甲猴笼子里放了一个电键,一个红灯,红灯亮了就说明有一次电击,如果按电键,就能断电,不会遭到电击痛苦。乙猴就没有这个装备,全靠甲猴了。甲猴很快学会了,于是非常紧张,总是盯着红灯,就这样不断试验下去,最后甲猴衰竭而死了,乙猴虽然屡遭电击痛苦,却安然无恙。这说明心累比身累更要严重,心理负担加重是可以致死的。所以,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有时候是难以改变的。人家气死你,你不会不气吗!
第二条“饮食有节”:保持营养平衡。人体是一个自动调节的系统,多样化的饮食,给人体以多种选择的余地,身体缺什么就会多吸收,身体什么多余了就会少吸收。
《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 就是说,有的药物虽然有毒,但可以治病。凡是药物都有一偏,只能调节平衡,不能久服。五味、五色俱全就是多样化。酸、绿入肝;苦、红入心;甜、黄入脾;辣、白入肺;咸、黑入肾。五是五行模式,说明饮食要多样化。有八种必须氨基酸是身体不能制造的,单一食品的蛋白质,都不完全具备。肉类、蛋类、乳制品、豆类,可以补充人体必须氨基酸。水果补充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等,也是身体必需的。但水果不能吃得太多,胃肠不好,糖尿病人都不能吃太多。各种肉类也不能太多了,现在流传一句话“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吃一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 一条腿的是蘑菇,没有腿的是鱼。鱼肉蛋白质好,其脂肪不会使血脂高。吃动物肉不好是有道理的,捉捕动物的时候,动物精神紧张,产生肾上腺素等毒素,吃了动物就把毒素也吃进去了。其实适当吃些也没关系,胆固醇、肾上腺素并非绝对坏东西,胆固醇是性激素的原料,肾上腺素是抢救休克的救命药。蔬菜的颜色不同,含有的元素也不一样,营养不一样,一般来说,绿色蔬菜含的营养最丰富,其次是红黄色的。这段《内经》的最后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说要适合你的口味,产生愉快心情,刺激脑内吗啡分泌,才有利于健康。概括来说,就是饮食多样化而适量。科学再发展,也不可能每天都抽血,测你缺少哪样,多了什么。只有一种方法就是给身体多一些选择的余地。老百姓常说,想吃什么就是身体里缺少什么了,你就吃什么。一位日本营养学家说中国的营养好,一天之内能吃80种食物,其实一天之内很难吃到80种,但是一周之内多变花样还是可以做到的。
饮食可以调节酸碱平衡,也是调和阴阳的主要内容。人体三大营养素代谢产生很多酸性产物,如果超过自身调节能力,血液偏酸,PH<7.5时酸中毒,体弱、易生病,易疲劳、健忘、脾气急躁。酸性体质,也是亚健康状态原因之一,并且有利于癌细胞生存和转移。为调节平衡,应了解食品的酸、碱性,编个顺口溜好记住:
碱性食品有:果菜海带醋,豆奶制品茶;酸性食品有:鸡鸭鱼肉蛋,糖酒油米面。
肉、米、面的代谢产物是酸性的,醋、水果、蔬菜的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多吃水果蔬菜就是要改变酸性体质,所以喝的水也应该偏于弱碱性。
第三条“起居有常,不忘作劳”:就是动静平衡。几百万年人类的进化,形成了生物钟。其实一切事物都有周期性节律,这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无机物的运动也是周期性的。人的各种内脏活动都是有节律的,智力、体力和情绪在每个月都有高峰和低谷,如果这三者的高峰赶在一起了,就会觉得做任何事情都特别顺,如果三者低谷赶在一起了就觉得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
人的体温在一天里是有变化的,据此可以测出你生物钟类型。一种是百灵鸟型的,早晨工作状态好,到了晚上体温降低,进入抑制状态。还有一种是猫头鹰型的,早晨体温低,到了夜晚精神状态非常好,适合工作。大部分人不是阴阳颠倒的,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很多人喜欢晨练,按照生物钟的规律,早晨的心脏没有苏醒,适应能力很差,是不适合剧烈运动的,可以做做柔软体操、健身气功。如果属于百灵鸟型的,也可以早晨进行运动量比较大的锻炼。
要劳逸结合,不无谓地消耗能量,运动过度不利于健康。312的2就是迈开两头条腿,这里推荐一个比较安全的运动——弹性步行。直腿迈步,脚后跟先落地,膀胱经得到刺激,再迈步的时候脚尖蹬地,屈肌、伸肌都得到拉伸,这样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比较好。有个事例很说明问题。老年人可能有排尿性晕厥:早晨起床后马上去上厕所,常常晕倒在厕所里,这是因为睡眠的时候心脏的功能减弱了,站起来后,由于重力因素,血液流到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脏每搏输出量少了,一时性的脑贫血造成晕厥。其治疗办法就是醒来后,先躺在床上,脚趾抓挠几次:吸气把脚趾屈曲抓起来,呼气放松,如此八、九遍,再起床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了。小腿肌肉收缩,帮助心脏工作,静脉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多了,心脏跳动一次,排出血量大了,大脑供血充足,就不会发生脑贫血。
世界卫生组织的维多利亚宣言,讲到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与我们祖先的养生之道不谋而合。
现代的FUN生活方式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F-运动:5“预备,20“运动,5“整理;每周3~5次;准:运动后,P(脉搏)=170/分-年龄。
U-和谐:家庭和睦,亲密无间;亲情友情,多多交流,关怀理解。精神需求满足。
N-营养:简朴平衡,绿色多样。物质需求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