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为什么能够治疗疾病?为什么能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作用呢?目前尚未得到十分确切的答案。但是,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音乐主要影响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对人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系统有直接影响,能使大脑皮层出现新的兴奋灶。此外,音乐能促进消化道的活动,影响心脏血管系统,使血脉畅通,加速排除体内废物,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另一方面是透过音乐的物理作用,直接对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效果。因为声音是一种振动,而人体本身也是由许多振动系统所构成,如心藏的跳动、胃肠蠕动、脑波的波动等。当听到音乐产生的振动与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时,会使人体分泌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让人富有活力、朝气蓬勃。
有人认为音乐能陶冶心灵。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说:“把各种音调融合在一起,能使各种莫名其妙的妒忌、冲动等转化为美德。”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教育得适当,节奏与和声比什么都深人人心,比什么都扣人心弦。大家知道,当我们用耳朵感受音乐旋律时,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起变化。”音乐还能鼓舞斗志。法国作家司汤达说:“只要听到优美的音乐,我就能更明确、更高度地集中思想从事我心灵要求的写作。”科学家达尔文说:“要是我能重新安排我的生活,我必须规定自己读一些诗篇,听相当数量的音乐。用这种方式或许能使正在衰退的脑子增强活力。对诗篇和音乐缺乏感情,就等于丧失幸福。”音乐也能促进人们的记忆。日本田中博士曾用音乐治疗一位丧失记忆的年迈妇女,经过几次治疗后,她记起了自己的名字、年龄、去世的丈夫的名字等很多事情。 音乐具有主动的、积极的功能,是提升创造、思考,使右脑灵活的方法,并且能引导出重要的α脑波。特有的音乐节奏与旋律,能够使我们平常较常用的主管语言、分析、推理的左脑,得到休息;相对的,对掌管情绪、主司创造力、想象力的右脑则有刺激作用,对创造力,信息吸收力等潜在能力的提升有很强的效果。在十九世纪初期,音乐就已经被用来促进病人的睡眠。医师指出,失眠患者聆听适合的音乐,确实可减少安眠药及镇定剂的使用。音乐的节奏会影响人体的荷尔蒙;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新肾上腺素有明显的增加;该激素已经在最近的医学研究证实和睡眠的发生及夜间醒来的次数有关。音乐促进睡眠的科学研究已在德国、美国及苏联等国家陆续被证实,美国医学审查委员会早已公布大多数的安眠药在病人使用两周后便失去疗效。基于上述原因,音乐治疗渐受重视,并已经受到医护人员普遍的使用。
虽然各个研究使用不同的音乐,但其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点:音乐节拍都略等于人类心跳的速率。节奏太快或太慢的音乐都不适于用来促进睡眠;节奏太快会让人紧张,太慢则会令人产生悬疑感。医学实验证明,音乐的类型会影响脑部血液的循环,有的音乐会增加脑部的血量,使血液活动顺畅;有的相反,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缓和外界的刺激。例如在餐厅吃饭,柔和的音乐可使食欲及消化顺利,充份享受用餐的满足和愉悦,但是旋律快速的舞曲或节奏强烈的进行曲,则会使用餐的心情紧张,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并非任何悦耳的音乐都可以达到提升心灵的疗效!根据美德日音乐心理学家研究实证指出:如果我们聆听的乐曲无法让我们感到亲切的话,是无法达到放松神经、解除压力的效果。我们脑内的α波主宰人体安定平静的情绪,透过常听心灵治疗的音乐能有效加强α波,凌驾其它不安的脑波,达到身心松弛、心境稳定平和的效果。
(二)中医的音乐疗法
音乐能养生、治病已被中外许多学者公认,尤其是中国古典音乐,曲调温柔,音色平和,旋律优美动听,能使人忘却烦恼,从而开阔胸襟,促进身心健康。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患抑郁症,经多方医治,不见疗效。后来他向朋友学抚琴,久而久之,抑郁症也就自然好了。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史记》记载:“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埃及在远古时代的古典著作中称“音乐是灵魂之药”。
中医的音乐疗法是根据宫、商、角、徵、羽5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行治疗。如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不同类型的病人,可根据不同个性选用不同的音乐疗法。根据五音治疗原理,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暴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办事稍有挫折易灰心丧气。平时未发作时,应引导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旋律激昂欢快,符合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在情绪急躁发火时,应听些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能缓和、制约、克制急躁情绪。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这些曲目风格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当遇到挫折,情绪极度恶劣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使其从忧虑痛苦中解脱出来。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应给予引导排遣。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愤怒在五行中属“木”,在愤怒万分,压抑心头时,,应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等。在愤怒已极,大动肝火时,应以角调式乐曲,佐金平木,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艾尔加《威风堂堂》等。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能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此外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格、音乐修养和乐曲爱好不同来选曲,注重整体调节。一般讲性格抑郁的人,宜听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明快、情调欢乐的一类乐曲,如《流水》《黄莺吟》《百鸟朝凤》《步步高》《喜洋洋》等;患有青春焦虑的年轻人,宜听旋律清丽高雅、节奏缓慢、情调悠然、风格典雅一类的乐曲,如《平湖秋月》《雨打芭蕉》《姑苏行》等;易激怒的人,宜听旋律优美、恬静悦耳、节奏婉转一类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塞上曲》等;而有失眠现象的患者,则应多听节奏少变、旋律缓慢、清幽典雅的乐曲,如《幽兰》《梅花三弄》《二泉映月》等。除了采用人工谱写的乐曲外,还可以利用自然界中益于身心健康、具有康复作用的音响,如雨声可以催眠,鸟鸣可以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