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人网尽聚气功人,气功爱好者必看网站
气功人网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功法实践 >> 正文

广告赞助

广告赞助

新312经络锻炼法—— 寻找自己的312(5)

作者: 宋天彬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字号:

腹式呼吸是气功调息的主要方法,其基本要求是顺其自然。一呼一吸为一息,调息就是通过调整和控制呼吸,以达到清心宁神的目的。吸为阳,呼为阴,调节呼吸的比例就可以调节阴阳相对平衡,根据自己阴阳不平衡的状态可以主动地进行调节。调息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是运用呼吸肌。婴儿在肋间肌发育不完全的时候,是以膈肌进行腹式呼吸,叫先天呼吸。吸气膈肌向下,增大了腹腔的压力,所以腹部鼓起来,呼气时腹部缩回,膈肌向上,增大了胸腔的压力,这种柔和的内脏按摩,不仅增加了肺活量,而且改善了胸腔、腹腔内脏的血液循环和功能。一般来说,阳虚有寒的人,应练吸气,即注意吸气,延长吸气的时间,或吸气后停闭一会儿,再急速呼出。反之,阴虚有热的人则练呼,即注意呼气,延长呼气的时间,或呼气后停闭一会儿,使吸短呼长。

古代有个功法叫“六字气诀”,是南北朝时期《养性延命录》一书记载的功法,宋代《圣济总录》书中叫鼓腹淘气就是腹式呼吸。即用鼻子缓缓吸气,用嘴呼气的时候,默念六个字,以泻脏腑滞气:

1、嘘(XU)字——泻肝经邪气:如胸闷胁痛、急躁易怒、头痛目赤、月经不调等。

2、呵(HE)字——泻心经邪气: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燥热多汗、心悸不安等。

3、呼(HU)字——泻脾经邪气:脘腹胀闷、噫气吞酸、便秘腹泻、食欲不振。

4、、口四(SI)字——泻肺经邪气:咳嗽多痰、气逆喘满、鼻塞咽干。

5、吹(CHUI)字——泻肾经邪气:潮热盗汗、畏寒肢冷、二便不调、腰酸膝软。

6、嘻(XI)字——泻三焦邪气:二便不通、气滞胀满、烦热不眠。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说:大呼为泻,细呼为补;后世医家认为出声为泻,不出声为补。明代以后又配合动作,称为“动功延寿六字诀”。

(二)入静之门

虽然腹式呼吸有益于健康长寿,但是这只不过是达到更高境界的手段而已。更有利于养生的是入静养神,也就是气功的调心。调心的基本要求是入静,就是自觉地调控心理活动,通过意守,以达到入静养神的目的。意守的本质特征在于轻松的意念专一,不要求对指向的事物产生明晰的认识。这就是初级的入静,高级的入静是无思无想,达到忘我的境界,产生“高峰体验”。在入静条件下,让人体自动调节系统不受干扰而发挥作用,一切阴阳失调的状态都能调整过来。意守还有调节气血的作用,这与心理暗示和想象有关。意守头部时,血压上升,意守足部时,血压下降。意守在下的腧穴可以潜阳,阴虚患者,还可想象月亮或大水等寒凉意境 。意守在上的腧穴可以升阳,阳虚患者,应存想太阳或大火等温暖意境。例如高血压者意守涌泉,低血压者意守百会。

人的情绪、感情和意识,对健康有极大的影响。统计表明,现代社会流行病中,70%以上是心身失调所致。因此,心态平和被列为健康四大要素之首。大量事实证明,良性的意识活动可以加强心理平衡,进而消除生理状态的不平衡,维持其稳态,这样人就能恢复或保持健康。1992年出版的《情绪和健康指南》,得到美国医学会心理学会的大力推荐。该书一开头就说:“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我们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有极大的防卫能力,使我们能免受各种疾病的侵害,从头痛到癌症;或者刚好相反,引起各式各样的病痛,从小毛病到心脏病发作。”可见只有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状态有些标准,有的心理学家总结为六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始终保持平静而愉快的心情。这话说来容易,做到较难。怎样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保持平静而愉快的心情呢?最根本的是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观”即所谓“悟道”,练气功调心的要点也在于此。个人的健康,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健康,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当代由于人类私欲的无限膨胀,违背了客观规律,掠夺似的开发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于是认识到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他必须服从自然的安排。这使我们想到《老子》在两千多年前所说的“道法自然”,想到《黄帝内经》提倡的“天人合一”,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想到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真理的追求。这是人类物质系统自然具有的本能,或曰天性,请您回想小时候的好奇心就能明白了。人生的目标也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们不能自持清高,脱离物质进化的基本规律去空谈高尚。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做了很好的研究和说明。他根据多年来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于1943年发表了研究成果,出版了《人类动机理论》一书,提出了“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基本需求由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食色性也)包括食、衣、住、行,不满足这些,生存都无法保证,还谈何其他。2、安全需要:预防疾病、自然灾害和社会暴力,希望风调雨顺,和平安定,身体健康,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趋利避害也是一切生物的共同需求。3、社交需要:包括爱情、亲情、友情,在生产劳动中要协调与集体的关系,需要社会交往和公共关系。这些在动物中也有初级进化的表现。4、自尊需要:希望有成就,有地位,得到他人的赏识和尊重,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一句话是对名利的追求。某些人奇装异服,招摇过市,就是这一需求的低级表现。这在某些动物群体中也有所表现,要争夺地位,进行角逐。5、最高一级是自我实现,即在没有物质和精神的压力下,自由自在地发挥聪明才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这就是“返朴归真”,回到婴幼儿的状态。其动力来源于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人类本来就具有的心理上的“完成内驱力”。以上这些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层次越高,快感越持久,幸福感越强烈。一般来说,这些欲望都是为了维持生存,但是欲望太强,超过限度,反而不利于生存。所以说“知足常乐”是有道理的。可见幸福不过是心理上的自我感受,穷有穷欢乐,富有富苦恼,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却有层次高低的不同。饥饿时,一顿饱饭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低级的;当你完成一项技术革新,或艺术创作时,会感到更大的快乐和幸福,这就上了一个层次。其实无论生产劳动以及发现、发明、创造和艺术创作,都是人类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一般说来,低级需求是高级需求的基础,得不到满足,大多数是不会有高级需求的,只有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除外。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就有了精神文明的需求。其实概括起来,就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也是真理,这是满足所有需求的手段和基础。但是高级需求却可能抑制低级需求。为了完成一项艰巨任务,可以忘寝废餐,虽然明知这会有损健康。有时为了理想,可以忽略生存的基本条件,以致献出生命。历史上有许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这就可以理解一些仁人志士忘我的牺牲精神。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是为了满足私欲反而不利于其生存。这里有为公和为私的区别。为公是牺牲个人而有利于人类,人们会永远纪念他,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为私即使不损害他人利益,最多得到一点可怜和同情,至于损人利己,必然遭到人们谴责和唾弃。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基本需求,但是要以不妨碍社会整体利益为前提。这些社会伦理道德,也是物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实际上人类的需求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是形形色色的。人各有志,不必强求,但是总应该从低级向高级进步,脱离动物的本能,成为有道德的人,也就是健康的人、完善的人、充满乐观主义的人。俗话说穷有穷志气。高风亮节的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以这种生死观来养生,就会善待生命,乐观坚强,安逸享乐不贪图,艰难困苦也快乐。不断地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愉快地享尽天年,就是幸福的人生。如果人能保持童心、童趣和探索精神,无私无畏,就能快乐无边。现代研究发现,人脑有快活中枢,快感神经是脑中最粗的神经、无髓鞘神经,参与大脑所有重要的功能活动,愿望满足,感到快乐幸福,大脑就分泌脑内吗啡,使人陶醉。练气功的高级入静状态就是这样,叫做“气功快感”,心理学称为“高峰体验”。道家的“内丹术”,佛家的“禅定”,也都是要达到这种境界。这对健康长寿和参悟人生都是有利的。

分享到: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