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气功不是万能的,不是万灵药。有病要配合医药采用综合疗法,等病情稳定了,确实是好了,再根据情况逐步减少药物到停止不用药。凡器质性病患者,必须备一点常用药,以防万一,根据情况,可以吃吃停停,停停吃吃。
(4)练功的地方空气要清新,不能有脑后风与直接风,否则会影响静功所达到的神气合一。练功后也不宜马上就到室外,要等浑身的温度正常了,汗收了,再活动。
(5)受惊受震动后不宜马上停止不练,应该稍稍镇静后再继续练功,等到全身又达到松、暖、软时才可收功。收功时,如果感到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就要用手去按摩,如此数次,就能恢复正常。切忌惊惶失措,立即下功。万一有了出偏的情况,也不要紧张,多做按摩,。过些时候自然会好。
练功人必须懂得身和心的关系,必须懂得心理领先的作用。气是受意指挥的,怒则气升,喜则气降,惊恐则气散。同样,意乱,则气行亦乱,就不能循经络常规运行:意定,则气亦定,便按经络常规运行。纵然因受惊而有所干扰,那仅仅是局部的一点影响,只要经过按摩,慢慢地自然会恢复正常。
练功者还要懂得意是气的统帅,不能随便动七情,所以要戒七情六欲,要防微杜渐。
(6)练静功者只要练一种功能够了。如果是从练导引功下手的,以后再练合一功就可以了。要知道一法有一障,功法太多,障也太多,反会相互抵消,不得入门。所以有的人练了几十年还不能入门,练得出了偏差,还不知其所以,这就是不得要领、盲修瞎练的结果。
(7)动功也不要多练,多练反而耗气,只在每天早上练一次就够了。一般,练一种动功,如太极拳或其它动动等,就可以了。总之,练功者必须懂得“消长盈亏”的道理。
(8)切忌一意追求速效,“拔苗助长”。古人说”欲速则不达”。但也不可听其自然,“守株待兔”以免枯坐无得。
(9)练功中出现昏沉,即一练功就打瞌睡,功夫无法练。这是抑制太过所致,可在练功前先用手该命门穴(命门是兴奋穴),使之发烫再练功。万一有人擦了命门穴还是昏沉,这就是属于练功无效的人。
(10)散乱,就是静不下来,念头多,意马心猿。这样的人,只要有耐心,就能逐渐掌握,渐长渐凝,慢慢地就能入静。
(11)初练功者不可追求效应。初学者由于对方法不能、一下子就领会掌握,热感、气感当然也不能一下子就产生,这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所以对练下手功夫的人来说,一般反应是不大的,除了有热感、气感、一气如游丝、穴位的跳动等外,感觉是比较少的,却病的效果当然也就不大。胃口会有所好转,但也不是大好转。血压或能降低一些,但也不巩固。睡眠、大小便等也可能稍稍转向正常,但也不会显著。时有反复。
练功到60天左右,一般可能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但功夫慢的人还不会有。正因为这一阶段反应不大,所以也不大会出偏差,但也不能大意,仍要防微杜渐,以免内气发动快而出偏。
练功要注意入各有异,同样是意守丹田,而内气发动与发展的速度并不一样,有人快,有人慢,须及时注意。
(二)合一功
合一功是人元阶段的第二步功法,称为中级功。这一步功法就是入门功。
合一功这个名称在古书里并未出现过。只古人有一句话说“得一万事毕”,意思是说功夫练到“得一”就万事大吉了。但如何“得一”只有让学功人自己去体会,就不再写下去了。合一功是参照古书的记载。结合练功实践经验给它命名的,意即到了“得一”这个境地后,基本上就可以自己独立行功而不会出大偏差了。
1.合一功的练法
姿势不拘,坐、卧、躺或站都可以,也不舌舔上颚。但随着功法的深入。姿式可以相应变化,不能始终如一。如以坐式为例,可以要求身体做到身体正直,百会朝天,虚领顶劲,合胸拔背,松肩垂肘,下颔微收,坐凳子的三分之一,小腿和大腿成直角。盘坐可以随意自然等。
合一功分三步骤进行。
(1)心息相依
眼观鼻,鼻观心(对正脐位),即先意守鼻尖,不用内视,而用内听(用耳听鼻息的出入,不是听鼻息的声音,否则便易出偏)。
心依鼻——在听到鼻息出入之时,就把意念放到各自所守的丹田部位(见图3)。此时,练功者要注意什么病应守前七后三,什么病宜守前三后七等等。高血压病人应先守新涌泉穴。要强调,在中丹田内听鼻息的出入,不是听鼻息的声音,似听非听,不是硬听。这样约听一分钟后,就要开始“毋忘毋助,若存若亡”。“毋忘”老乃是在中丹田让,守其清静自然。“毋助”者,乃是在中丹田处,顺其清静自然。“若存”者,乃是在中丹田处知其清静自然。“若亡”者,乃是在中丹田处任其清静自然。倘若在脐内微知鼻息的出入了,不久就会出现鼻联脐的现象,这便是心依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