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一功理论
(1)息与气
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不呼不吸也谓之一息(这时呼吸有转化)。不知有呼吸的出入,就是得息。所谓“息”,就是风,风一鼓动,就是气。因此,气包涵于风,此气叫口鼻之气,也叫外气。外气可以调动内气。
一般所说的气,就是呼吸之气与丹田之气相结合而产生的气。呼吸之气叫外气,丹田之气叫内气。此两气相合,就是气息合一。一般,练静功所称的气,就是指气与息合一的气。
气还有先天气、后天气之别:以意行气的气就是后天气,以气使意的气就是先天气,也就是气息合一的气。
不知“息之所从起,遂昧于息之所从归”。倘若不将息与气合,就在精、气、神上分而练之,则非但不能相资相养,而且正要互相为盗,就会变生为克,反益为损。
古人对人的生死自然之道研究得很精辟,认为人要却病延年,健康长寿,必须先把意、气、息三者统一起来。而统一的办法就是先从收心着手,再练心息相依,从而再使气息合一,意气合一,最后达到神气合一。这样,精、气、神在意、气、息三者统一之后就可得来。这也就是人的性与命、身与心的物质的重要基础。所以,合一功是静动中的基本功,而心息相依又是合一功的基本功。
关于听息法——息的起灭,既是人的生死关头,所以人要入静首先应使念头从息上起灭。若上不能止念,下不能留精,总属徒然。止念,先从听默念起,继而听息,垂帘塞兑(两眼轻闻或垂睑),耳听呼吸。这种听是不听之听,可使喘息渐微,气归元海。如念复起,再照再凝,这就是听息法。
人身都有二鹊桥,一在上,一在下。但此二桥在人生下后就都已断没,故人都有闭而不开的八脉。练功人欲将阳气冲开,必须先搭此二桥。上鹊桥,在人中与龈交的交接处。在鼻端听呼吸的出入,就是搭上鹊桥。下鹊桥在意守中丹田后是不搭而自搭的。因此,综心息相依,大多数练功者都能水到渠成,不通自通,不过自过,顺利地通小周天。
关于调息法——凡息有四:一曰风、二曰喘、三曰气、四曰息。坐时鼻中有声为风;往来频促为喘;出入不细为气;绵绵密密为息。风则散,喘则促,气则劳,息则定。所调者,就是不要散,不要促,不要劳,而只要定。调为不调之调,绵绵密密,或忘或存,而神自归根。这时会觉着息在丹田之中,往来微达于鼻息,渐至息住,气住,乘虚直达清微境界。
(2)心、意、神三者的区别
心——心指人的意念,古人将此心比做“心猿”,意即心是好动的,一念复一念,念念不已。心劳而神疲,神疲则气败,因此练功必须收心。心息相依,就是以息来锁“心猿”。心息相依后,则心就可以不动了。
意——意就是认识,就是逻辑思维,是包含在心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收心以后的功能。意不象心的欲念那样好动,但却是行而不止的,亦即其认识是发展不止的,所以古人把它比做“意马”。练到意气相随,便是用气来拴“意马”,使气与意合,意与气随,从而使认识走向发展,神亦随意而行。
神——古人认为神是心之灵明,只有在心歇妄念时才能活跃,所以神之用,在于不用之用(如水清澈平静,方能照物)。由于心是神、意的总代表,所以心不动,意不行,神才能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古人认为心是动,意是识,神是觉,三者有区别但有联系。因为它们都是意识领域里的思维活动,属于性功范畴。总的说来,意与神还是统属于心的。初学者不易理解,待到有一定功底时自然便能区别。因此不要追求,只略加注意即可。
(3)关于“得一”
什么叫得一?“得一”就是得到阴阳合一,得到“神气合一”。
古人认为神为阴,气为阳,阴阳合一即为生,阴阳分离即为克。练到神气合一,只是“得一”的开始,随着练功的深入,“一”有多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一”:如有气息合一的一、神气合一的一等。神气合一,又有元神与真神的区别,因此“一”的性质也就不同了。合一功,只是开始第一次把神气练到合一,但从此却能入静了。
古人说;“神得气有养,气得神有归”。伍止渊大师也认为必须“以神驭气,以气养神”。古人把神与气比做母与子。“母子眷恋”,意为神与气是息息相关的。倘神一用,就耗气,神与气便分家,各自为政。所以人到了老病,神就不能管气,终自两败俱伤而导致死亡。
古代练功家在与自然做斗争,与疾病与死亡做斗争中找到了人体的关键,这就是性、命、神、气。抓住这个关键,即可达到性不离命,命不离性,神与气合,从而能延缓老、病、死的发展,减轻老、病、死的痛苦。所以道家把练内功叫“返还”,叫“逆取”。合一功就是为了返还,为了逆取而创造了条件的。因此,它是继下手功后的入门功,也是练静功的初步基本功。练功者只要掌握了合一功,即使没有老师指导,也能自力更生,稳步前进,却病延年,健康长寿。所以练好合一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